在线客服系统

米兰·昆德拉小说《无知》的去中心身份认同观解读(2)

时间:2014-05-09 16:52 来源:发表吧 作者:史瑶瑜马瑜 点击:

  伊莱娜认为自己的双重文化身份会使自己在祖国和归化国中都更容易被他人所接受和理解,但事实是不论是与伊莱娜成长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法国朋友,还是多年与她生活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捷克朋友,因为都与她存在着人生观和价值观上难以弥合的差异,所以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也就成为了一种奢侈。不论伊莱娜在法国生活了多少年,多么努力地使自己变得不再像一个流亡者、移民者,他们都始终认为她是“一个被逐出故土、痛苦的年轻女子”,永远带着移民者的烙印;但同时她陌生的悲惨遭遇又无法触动她在祖国的那些朋友,她也无法以现在的样子重新地融入她们中间。当她从法国带着波尔多陈酿回到捷克打算给多年不见的朋友们一个惊喜时,她们却选择了“一剂能驱除所有虚伪、所有矫揉造作之表演的良药”——啤酒。伊莱娜认为她们拒绝了她的葡萄酒即是拒绝了多年后归来的她,她们之间的隔阂让伊莱娜感到尴尬和迷惘,让她有一种“被截肢”的感觉。

  伊莱娜在流亡和回归中对自己身份的选择,可以说是一个与自我共存的过程,对自我的认知和认同总是在不断地缓慢调和着。在此过程中,作为一个流亡者,她对自己的身份会产生困惑与错乱,内心焦虑且矛盾。她觉得自己这次的大回归显得十分奇特:“走在街上,四周都是捷克人,从前那种亲热的气息抚慰着她,一时间令她感到幸福;可是一回到家里,她便又成了一个沉默的异乡人。”这种矛盾心理时刻伴随着她,她看着秋日阳光下的布拉格,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爱这座城市”;但当她看到探照灯下的布拉格时,她心里想“再也没有比这个布拉格更陌生的地方了”。流亡者时常会对故园有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因为他们不止生活在一个国家、一种文化环境中,他们所经历的是一个流动的、去中心的过程,他们现在所处的文化与过去所在的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使得他们始终处在自我身份定位的焦虑和矛盾中,找不到自己的最终归属。这种经历也使得他们产生了一种流散意识,始终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份是混合的、跨文化的;总是经历着对故土与异国、过去与当下、回归与流散之间的矛盾、协商与融合的体验。

  小说的最后伊莱娜的男友古斯塔夫与她母亲之间的乱伦,更加使得伊莱娜不论是在与古斯塔夫的家,还是在与母亲的家中的身份都变得像一个笑话。而她与过去一位“爱情故事还未来得及开始就断了”的男士的重逢,最终却换来了他根本不记得她的结果,她的一厢情愿也只能使自己变得更加滑稽和孤独。这似乎预示着伊莱娜既融入不到归化国的生活中,又被故园所抛弃,二十年后满腔热情的回归并没有给她带来喜悦,只带来了绝望和痛苦。她对过去身份的寻找得不到认同,她已经“做好了再次失去这座城市的准备”。

  对于流亡者和移民者来说,身份认同危机一直困扰着他们,对身份问题的探寻也从未停止过。而流亡者不论是身处异质文化下的归化国,还是身处自己的祖国都不能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他们跨越不同的文化,却又不完全属于任何一种文化,摇摆于不同文化之间使得他们的身份变得模糊、不确定,所以流亡者对于自我身份的追寻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动态的、可协商的探索过程。他们努力构建属于自己的身份认同感,却始终无法拥有一个恒定不变的身份,内心的矛盾与孤独、对身份的迷茫与错乱,始终伴随着他们的流亡生活。

  ①转引自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外国文学》2004年3月,第40页。

  ②③转引自王宁主编:《文学理论前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页,第307页。

  参考文献:

  [1]米兰·昆德拉.无知[M].许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曾军.文化批评教程[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272.

  [3]StuartHall,“TheQuestionofCulturalIdentity”,inModernityandItsFuture,ed.,S.Hall,D.HeldandT.McCrew(Cambridge:PolityPress,1991).

  作者:史瑶瑜,云南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文学;马瑜,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文学。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