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S2条形码的桔梗药材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目的:利用ITS2条形码探讨不同产地桔梗的遗传多样性。方法:提取桔梗药材DNA, PCR扩增基于进化速率较快的DNA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并测序,采用Clustal比对分析不同产地桔梗ITS2序列,应用MEGA 5.05软件计算种内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以桔梗科党参属植物党参的ITS2序列为外展值,运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构建桔梗系统进化树。结果:试验所用全部样本的K2P遗传距离为0~0.930,相同地区来源的样本K2P遗传距离分布于0~0.178,不同地区来源的样本K2P遗传距离为0.735~0.930;分析结果表明,桔梗种内遗传变异程度巨大,与其地理位置显著相关。结论:ITS2条形码适用于桔梗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为进一步拓展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桔梗;ITS2条形码;遗传多样性
桔梗为常用中药之一,来源于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 ) A. DC. 的干燥根,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之功效,用于治疗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等症[1],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桔梗还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脂等生物活性[25],也是朝鲜族传统的咸菜食品之一。桔梗属植物全世界仅1种1变种,即桔梗及其变种白花桔梗P. grandiflorum (Jacq. ) A. DC. var. album Hort.[6]。桔梗在我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分布范围跨度大,其遗传背景复杂,遗传分化差异显著[7];同时,作为药材和食材,桔梗已有近50年的栽培历史[8],目前桔梗药材也以栽培品为主。《中国药典》规定“按干燥品计算,含桔梗皂苷D (C57H92O28) 不得少于0.10%”,而文献报道不同产地桔梗药材中皂苷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9],推测这种差异当与不同产地桔梗的遗传分化、栽培用种的复杂种源以及生境差异有密切关系,探讨这种关系对于桔梗优良品种选育、规范生产用种、提高和稳定桔梗药材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DNA条形码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用短而标准的DNA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鉴定和识别的方法[1011]。ITS2作为DNA条形码之一,由于其具有通用性强及扩增效率和成功率高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物种分类与系统进化、药材真伪鉴别、药材基原探索等研究[1117]。笔者采用DNA条形码的ITS2序列,对不同产地桔梗种质的遗传变异及其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于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从内蒙古、安徽、浙江、四川、重庆等8省区市收集栽培桔梗药材样本29份,经江西中医药大学钟国跃研究员鉴定为桔梗P. grandiflorum。供试材料来源信息及试验所得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见表1。
1.2DNA提取和PCR扩增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桔梗药材总DNA[18]。使用植物ITS2区通用引物(正向引物5′ATGCGATACTTGGTGTGAAT3′,反向引物5′GACGCTTCTCCAGACTACAAT3′)进行PCR扩增[19]。PCR在MJPTC200 PCR仪上进行,扩增程序为94 ℃预变性5 min,然后进行25个循环:94 ℃变性30 s,59 ℃复性45 s,72 ℃延伸45 s,循环结束后72 ℃延伸10 min,4 ℃保存扩增产物。扩增反应采用30 μL体系,包括模板DNA 3 μL(10 mg·L-1)、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各0.6 μL (10 μmol·L-1) ,2×Taq MasterMix 15 μL,去离子超纯水10.8 μL。委托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对PCR产物进行测序。
1.3数据分析应用ContigExpress软件对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获得ITS2序列。使用的Clustal W(Version 2.1)软件对试验所得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利用MEGA(Version 5.05)软件寻找SNP位点,运用K2P(Kimura 2Parameter)模型计算各样本之间的种内遗传距离,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聚类树。
2结果与分析
2.1ITS2序列分析本试验中29个样品的ITS2序列平均长度为500 bp,序列GC量56.46%~60.60%,平均为59.60%,其差异较小。对样本进行种内K2P遗传距离计算,其数值分布于0~0.930,多组相同地区来源样本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178,而不同地区来源样本的遗传距离在0.735~0.930,该结果表明,桔梗种内遗传变异程度巨大,与其地理位置显著相关;同时,根据笔者对桔梗生产状况的调查,目前各地栽培桔梗多自行引种,种源来源复杂,可能也是不同产地桔梗遗传背景复杂的重要原因之一。
2.2遗传聚类分析基于试验所得ITS2序列,以桔梗科党参属植物党参Cononopsis pilosula(Franch.) Nanf.的ITS2序列(GenBank登录号 KF030458)为外展值,采用邻接法构建的系统聚类树显示:29个样本大致聚为2大类,其中第16,22,15,11,10,14,17,3,2,23,1,20,19,18,4,5,21,24号样本构成第一大类,第12,25,13,6,7,8,9,26,27,28,29号样本构成第二大类。29份样本大致按照地理分布来聚类,总体上来源地相同的样本聚类在一起,但其中也有差异,例如1,2,3,22,23,24等6个来源于四川省的样本并不严格聚类在一起,其遗传距离为0.095~0.178,提示种植地生态小环境对桔梗种质遗传变异的影响较大,但可能也与各地桔梗栽培用种种源来源不同有关,见图1。
3讨论
3.1桔梗的遗传多样性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统计,桔梗在我国24个省区市的600余个县均有分布,属于广布种[8]。本研究中,桔梗样本的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基本一致,表明同一地区相同生境的桔梗的遗传变异相对稳定。严一字等[20]对56份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桔梗种质资源进行了RAPD分析,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