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凸显学科观念突出科学思维(2)

时间:2015-04-10 09:53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何春峰 点击:

  实验活动1:①打开稀盐酸的瓶盖,闻一闻气味。②打开浓盐酸的瓶盖,闻一闻气味。
  思考交流:①为什么打开浓盐酸的瓶盖能闻到较强刺激性气味?②实验室制取CO2,应该选择哪种固体药品与哪种液体药品进行反应呢?为什么?
  通过阅读资料和亲历实验活动1,学生汇报了“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用CaCO3粉末的实验成本较低、用稀盐酸制得的CO2气体中不会混有较多HCl”等认识。这就表明,上述活动已经帮助他们学会了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阅读、实验等),同时引导他们将所获信息运用到“解释说明、分析判断和预测”之中。为了验证预测,笔者引导他们设计和完成了实验活动2。
  实验活动2:分别取1药匙CaCO3粉末于2支试管中,向其中1支试管内倒入2mL稀盐酸,闻一闻产生气体的气味;向另1支试管内倒入2mL浓盐酸,再闻一闻产生气体的气味。
  经过分组实验活动2的验证,学生极为认同“实验室不能选用浓盐酸制取CO2,选用稀盐酸才会获得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后,为了更好地步入实验活动3,笔者以“大家刚才除发现了2支试管内产生气体的气味不同之外,还观察到其他不同现象吗?”进行了提问,使得原本刚刚安静下来的课堂又一次“炸开”,有的说:“反应剧烈程度不同。”有的则说:“产生气体的速度没有太大区别。”为此,笔者大声补充道:“2支试管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是很快,适中,还是?”学生齐声应答道:都非常快。笔者说:“还要争吗?”这时学生乙大声叫道:“CaCO3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太快了,不能选择CaCO3粉末。”面对这样的如期而遇,笔者随急作出了追问:“难道选择Na2CO3粉末?”学生乙说:“应该用石灰石粉末来试试。”笔者再次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乙又说:“石灰石粉末是混合物,它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应该要慢些,另外它应该比Na2CO3、CaCO3粉末要便宜些!”随后,笔者就让学生乙走上讲台完成了实验活动3。(注:实验活动3中所用石灰石粉末是笔者课前从十几个石灰石试剂瓶壁上刮来的,总量较少,未能进行分组实验,有些遗憾!)
  实验活动3:取1药匙石灰石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倒入2mL稀盐酸,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虽然学生乙替代笔者演示实验时非常紧张,但是实验非常成功(全体学生都能观察到“石灰石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仍然很快”)。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之后,经过仔细商讨认为:需要再用块状石灰石试一下。这样,教学活动就顺利步入了实验活动4。
  实验活动4:用镊子夹取1块石灰石放入1支试管中,倒入2mL稀盐酸,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然后将内壁润有澄清石灰水小烧杯罩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经过分组实验活动3,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了“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比较适中且持久”,从而完全认同了“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是实验室制取CO2的最理想反应物”。此后,笔者投影出“稀硫酸与稀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aCO3+H2SO4■CaSO4(微溶于水,易覆盖于固体表面)+H2O +CO2↑。”并借此引发学生完成了实验活动5。
  实验活动5:用镊子夹取1块石灰石放入一支试管中,倒入2mL稀硫酸,观察现象。
  经过仔细观察,学生交流了“块状石灰石表面的气泡不但小而且少”。随后,笔者以“为什么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所产生的气泡会如此之少而小?”进行了提问,引领他们以“可能是反应生成的微溶性CaSO4覆盖在块状石灰石表面,阻碍了反应的正常进行”作出了解释(为学习铝具有抗腐蚀性的原因做好了铺垫)。教学至此,笔者又投影了“结合[⑴碳酸钙粉末与浓盐酸;⑵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⑶石灰石粉末与稀盐酸;⑷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⑸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5个反应,请你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启迪学生进行动态思维并分别比较了⑴⑵、⑵⑶、⑶⑷和⑷⑸,促成他们依次得出了化学反应速率与液体药品的浓度、固体药品的纯度、固-液接触面积、生成物有无阻碍作用等因素有关。最后,笔者以“选择制取CO2的药品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又一次进行了提问,启迪学生进行了系统思维,梳理、板演了图2并小结了本课。
  上述教学版块着重引导学生形成了实验观和启迪学生进行了系统思维。第一,学生借资料提供的信息,从药品价格是否低廉角度筛选出固体药品中的CaCO3粉末以及预测了稀盐酸制取的CO2纯度高,之后运用实验活动1、2所获得的感性素材彻底删除了液体药品中的浓盐酸,初步形成了“实验与思维”相互协进的学习方式。第二,结束实验活动2后,学生在笔者诱导下,开始关注化学反应速率,并形成了较强的实验意识(如,学生乙所述“应该用石灰石粉末来试试”),从而使他们在后续实验探究活动中有了极为主动、积极和认真仔细的表现。第三,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活动3、4、5,感知了“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固体药品的纯度、接触面积、产物的阻碍等)”。最后,学生在笔者的问题引发下,运用系统思维整理出图2,实现了“知其然及其所以然”。
  二、教学反思
  1.从教的角度看:本案凸显了学科观念的渗透、突出了科学思维的训练。具体体现为:⑴学习活动㈠引导学生用元素的观点认识了有关物质及其变化,启迪他们运用归纳、类比思维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求解。⑵学习活动㈡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和完成简单实验收集了证据,增进了他们对实验探究的体验,启迪他们运用系统思维对“是什么?为什么?”进行了深层次思考与理解,促成他们从“混沌”走向了“清晰”、从“感性”趋于了“理性”。制订的上述课时教学目标,最大化利用了核心知识(制取CO2的反应原理),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有效防范了目标的庞杂化和表面化。通过精减和精心组织课时教学内容的本案,凸显了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突出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注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化学课程的特质(实验科学)、基本理念和科学教育的本质。
  2.从学的角度看:本案学生习得的陈述性知识并不多,但程序性知识非常丰富。学生获取信息时,使用了阅读、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时使用了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化学现象时使用了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学生通过归纳、类比和系统思维,实现了“制取O2或CO2的反应物中必须含有哪些元素、哪些类别的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会生成CO2、选择制取CO2的反应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以及化学反应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等方面的意义建构。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视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加强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是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的重要途经。
  参考文献
  [1] 王晶,郑长龙.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13-1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