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2)
如果市政供水管网的水压不够高,不能满足水枪充实水柱长度要求时,则可认为其是低压给水系统,仅提供室外消防用水量,而需另设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此时由于室内消防给水管网与生活给水管网分开设置,不存在室内消防管网内的死水回流污染生活用水的问题,因此不必在每幢单体建筑的室内消防管网的进水管上设置倒流防止器,相对于消防给水管网与生活给水管网合用在每幢单体建筑的室内消防管网的进水管上设置倒流防止器的方式,更有利于生活水质的保持。
消防给水管网与生活给水管网合并设置,可以节省管网投资,减少占用道路下敷设管道空间。
三、消火栓给水管网与生活给水管网分开独立设置:
如市政供水管网的供水保证率和压力不能符合第(二)节中所述规定,则应采用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消火栓给水管网应与生活给水管网分开独立设置。采用天然水源为消防水源时,无疑必须分开设置,以确保生活给水管网的水质不被污染;采用消防水池为消防水源时,虽然有关规范规定在消防水池贮水量不大于24h生活用水量的前提下可以将消防水池与生活水池合用,但如果合用贮水池且合用管网,则不能分开设置消防加压水泵和生活加压水泵,因此加压水泵身兼两职:既是消防水泵又是生活水泵,在控制上处于两难境地,因为作为生活水泵,要求其在贮水池到达不可动用消防水位时必须停泵,而作为消防水泵又不能停泵;所以,加压水泵的控制要求将无所适从。另外,《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1.4条规定:合并的给水管道系统,当生产、生活用水达到最大小时用水量时,仍应保证全部消防用水量。要做到此规定,前提是消防水源的供水量是相对无限的(如市政给水管网和天然水源,可看作相对无限水源)。而对于贮水量有限的消防水池来说,其贮水量难以保证同时满足消防和生活两类用水的要求。由于这两个原因,合用管网是不可取的。因此,当消防水源采用消防水池时,不应设置合用的给水管道系统,而应该采用消火栓给水管网与生活给水管网分开独立设置。
消火栓给水管网独立设置时,既可采用低压给水系统也可采用高压给水系统。
采用低压给水系统时,室外消防管网仅能供给建筑的室外消防用水量,需另设室内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来供给室内消防用水量。室内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设有消防水泵,从消防水池或室外消防管网吸水来满足室内消防用水需求。而室外消防管网通过室外消火栓向消防车补水,或进一步由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供水。采用低压给水系统的优点是,消防水泵的扬程小,只需要满足室外消火栓处的压力从地面算起不小于0.10MPa即可,因此,日常电耗少。存在问题是,当消防车车载水泵通过室外消火栓吸水时,如果吸水流量过大,可能导致消防水泵过载。
采用高压给水系统时,消防水泵的扬程大,满足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达到最大且水枪在任何建筑物的最高处,其充实水柱的长度要求。不需要考虑消防车车载水泵通过室外消火栓吸水加压,因为室外消火栓水压已能满足水枪充实水柱的长度要求。但消防水泵的扬程大,必然带来日常电耗高的问题,且对管材的工作压力要求也提高了,水压高还可能导致管网的渗漏量增加。
四、消火栓给水管网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分开独立设置:
当居住小区内某些单体建筑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如果室外消防管网采用低压给水系统,则应独立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另设专用加压水泵及管网,因而增加了小区道路下管道的敷设空间,也会增加管网投资。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独立设置,增加它的可靠性,其控制也相对简单。
五、消火栓给水管网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合用:
当居住小区内某些单体建筑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且室外消防管网采用高压给水系统时,消火栓给水管网宜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合用。可减少小区道路下管道的敷设空间,降低管网投资。应该注意的是,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独立设置的不同之处是,此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报警阀前的控制阀,应采用电动阀门,以便在系统动作时间达到设计持续喷水时间后,消防控制中心能远程手动控制关闭该电动阀门,以使系统及时停止出水,避免浪费宝贵的消防贮水。因为当火灾超过一定时间后,已由初期火灾过渡到中期火灾甚至后期火灾,届时火势已蔓延,非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喷水强度的洒水所能扑救,且此时火灾部位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已损坏,继续出水有害无益。故此时应关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六、结语:
小区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首先应关注的是消防水源。当市政供水管网满足作为消防水源的条件时,应优先采用之,由此实现消防给水管网与生活给水管网合用。当没有市政供水管网或虽有市政供水管网但其不能满足作为消防水源的条件时,则采用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此时,消火栓给水管网与生活给水管网分开独立设置。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