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提取秦巴山区竹叶中总黄酮工艺研究(2)
精确移取芦丁标准对照试液1.0mL、2.0mL、3.0mL、4.0mL、5.0mL,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各加50%的乙醇至10mL,再分别加配好的质量分数5%的亚硝酸钠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加质量分数10%的硝酸铝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加质量分数5%的氢氧化钠溶液10mL,最后用50%的乙醇定容至刻度线,摇匀放置15min。以50%的乙醇作参比溶液,于500nm处测定吸光度。以芦丁标准对照试液浓度c(g/L)为横坐标,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见图1),得到芦丁标准对照试液浓度c与吸光度A关系的线性回归方程:A=0.5706c+0.0088(R2=0.9960)。
1.3 样液制备
将在秦巴山区采摘的竹叶清洗干净,放于干燥箱干燥,等完全干燥后取出进行粉碎,用100目标准检验筛筛选,取其样品干燥粉末。
准确称取样品干燥粉末1.0000g(±0.0020)若干份,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提取剂若干毫升,调整提取液一定pH值,在室温下提取浸泡一定时间后抽滤,转移滤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一定浓度提取剂稀释、定容至刻度线,准确量取上清液1mL于5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配好的质量分数5%的亚硝酸钠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加质量分数10%的硝酸铝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加质量分数5%的氢氧化钠溶液10mL,最后用一定浓度的乙醇若干毫升定容至刻度线,摇匀放置15min。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用1cm的玻璃比色皿在500nm处测量其吸光度3次,取平均值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总黄酮含量,并计算总黄酮提取率。
1.4 样液中总黄酮含量提取率的测定
式中:A-样液吸光度;V-样液体积;M-样品称取质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单因素试验
2.1.1 提取剂乙醇用量对竹叶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竹叶样品粉末1.0000g(±0.0020)6份置于锥形瓶中,分别加入60%的乙醇10mL、15mL、20mL、25mL、30mL、40mL,调整pH值为7.0,在室温下浸泡提取30min抽滤,转移滤液至100mL容量瓶中,用60%的乙醇定容至刻度线,用移液管准确移取样液1mL于50mL容量瓶中,按照1.3中方法测定其吸光度,得到提取剂用量对竹叶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趋势(见图2)。
由图2可知,提取剂乙醇用量在<30mL时对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影响较大,当乙醇用量达到30mL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达到最大值8.441%,在30mL之后影响逐渐减弱,在40mL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反而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溶剂中有效成分浓度高,临界层浓度差小,原料的有效成分不利于扩散引起的。因此,对竹叶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中提取剂用量控制在20~40mL为好。
2.1.2 提取剂浓度对竹叶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竹叶样品粉末1.0000g(±0.0020)5份置于锥形瓶中,分别加入30mL浓度为40%、50%、60%、70%、80%的乙醇,调整pH值为7.0,在室温下浸泡提取30min抽滤,转移滤液至100mL容量瓶中,分别用对应浓度的乙醇定容至刻度线,用移液管准确移取样液1mL于50mL容量瓶中,按照1.3中方法测定其吸光度,得到提取剂浓度对竹叶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趋势(见图3)。
由图3可知,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随着提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70%后影响逐渐变小,在浓度为80%的时候达到最大值8.208%。因此,从经济方面考虑,对竹叶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中提取剂浓度最好控制在60%~80%。
2.1.3 提取浸泡时间对竹叶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竹叶样品粉末1.0000g(±0.0020)5份置于锥形瓶中,加入60%的乙醇30mL并调整提取液pH值为7.0,在室温下分别浸泡提取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抽滤,转移滤液至100mL容量瓶,用60%的乙醇定容至刻度线,用移液管准确移取样液1mL于50mL容量瓶中,按照1.3中方法测定其吸光度,得到提取剂提取浸泡时间对竹叶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趋势(见图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