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钠硫电池技术发展现状研究(3)
通过以上的专利分析表明,日本在钠硫电池技术领域占有首要地位,我国申请人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虽然增长速度很快,但技术实力还相对落后。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已经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基础,但还需要在电池制造和控制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才能实现钠硫电池电池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为了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及行业发展的相关决策者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定,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和整体技术水平。
2.2 立足市场,加快技术进步
虽然在该领域,国外企业的技术处于较领先的水平。但我国的钠硫电池产业不能只是跟随着国外的技术发展方向。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需要根据本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不断调整研究方向和产业化的方法。企业作为钠硫电池技术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广者,应该以长远的眼光审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将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在与国外企业进行合作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技术突破,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技术。
2.3 积极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我国钠硫电池的市场已充分体现。在将来的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化推广中,国内钠硫电池行业的从业者应顺应市场的需求,加强对国外重要专利的研究、借鉴和利用,提高核心技术水平,加强技术成果的专利保护意识,对相关技术的专利保护布局做出合理的规划,抢占市场先机,并从中获取社会和经济效益。
注:作者姜峰对本文所作贡献与第一作者等同,因篇幅所限,将其列为第二作者,特此说明。
参考文献
[1] 孙丙香,钠硫电池储能应用现状研究[J].现代电力,2010(6):62.
[2] 袁志强,钠硫电池储能系统在上海电网的应用研究[J].供用电,2010(3).
[3] Toledo O M,Filho D O,et al.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s:A review,Renew Sustain Energy Rev,2010(14):506.
[4] 廖文俊,黄建民.NaS电池储能装置及其应用[J].装配机械,2010(2).
[5] 曾乐才,邱广玮.钠硫电池的结构,工艺与应用,装配机械,2010(3).
[6] 温兆银.钠硫电池及其储能应用[J].上海节能,2007(2).
[7] 袁智强,张征.钠硫电池储能系统在上海电网的应用研究[J].供用电,2010(3).
[8] 温兆银,俞国勤.中国钠硫电池技术的发展与现状概述[J].供用电,2010(6).
[9] Okuyama,Rvoichi,et al,The effect of metal sulfides in the cathode on Na/S battery performance[J].Power Sources,2001(93):50.
[10] Jitka Kirchnerova,Arthur D Pelton,Synthesis of strontium beta alumina precursor powder and their use in the fabrication of dense ceramic electrolytes[J].Solid State Ionics,1997(93):159.
[11] 崔宏薇.孤单的钠硫电池产业[J].电力系统装备,2012(4).
[12] Oguzie E E,Li J B,et al,The effect of Cu addition on the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and passivation behavior of stainless steels[J].Electrochim Acta,2010(55):5028.
[13] Mao X M,Huang X,Design calculation of porous ceramics tube type dew point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er[J].Southeast Univ,2010(26):205.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