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有线电视前端,有很多问题都涉及到与地线有关,以往有很多刊物都刊登过一些,但本人认为不够系统,概念模糊,下面就我本人在这方面的理解加以总结。
关键词:接地 静电 交流声干扰 重复接地
中图分类号:TN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024-02
1 接地的概念
接地就是将地面上的金属或电子设备、电气设备某个部分、建筑物等用金属导体,对大地进行电气连接。
2 系统进行可靠接地系统的原因
系统进行可靠的接地,可以极大限度地降低以下因素的破坏和影响。
2.1 自然界雷击的破坏
雷电是自然界的一种复杂的放电现象。带着不同的电荷的雷云之间与大地之间的绝缘(空间)被击穿,就产生放电现象。雷电产生的高电压、大电流、流入机房会使机房设施、系统中的设备造成极大的破坏,并且危机到机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2 设备防高压和人身防触电
当供配电系统出现中性线开路或相线与设备外壳接触相碰情况,则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和人身触电,危及到人身安全。
2.3 人身和系统静电对设备和人体的影响
静电是指绝缘物质上携带的而相对静止的电荷。它是由于不同的物体接触摩擦时在物质间发生的电子转移而形成的带电现象。这些电荷积聚于物体表面不会像金属导体里的电流那样容易流动。
2.3.1 静电的产生的因素
静电产生的因素很多,比如两物体直接触直接接触分离起电;带电微粒附着于绝缘固体上,使之带静电;感应起电:人体衣服之间、皮肤与衣服、鞋与地面之间可产生静电,人体在静电场中也会感应起电。
2.3.2 静电的危害
静电放电是一种常见的近场电磁脉冲危害源。是带电体周围的场强达到或超过周围介质(空气等)的击穿场强时,由于介质被电离产生的电荷释放现象。
静电的危害很大,在有线电视前端系统中会造成以下危害:
(1)积累一定强度静电的导体、设备外壳人体,在没有接地的或接地不灵的情况下,人体接触时就会放电给人,使人有触电的感觉,造成人的精神负担,影响正常工作。
(2)当带静电的人体接近设备时,对各种微电子元器件危害极大。它会使设备锁死、复位、数据丢失和工作不可靠,这种情况在寒冷干燥的冬季尤其多见。
2.4 各种干扰
2.4.1 交流声(市电电源)干扰
由于有线电视的高频调制信号电流很小,如果电缆外导体中有市电电流,高频调制信号就很容易被干扰;同时视频信号频率范围为0~6 MHz,音频信号频率范围在15~20000 Hz,均包括市电工频50 Hz之内。如果电缆外导体中有市电电流,则电视视频、音频必然会被干扰。模拟有线电视信号图像会出现滚到干扰,模拟电视声音会出现哼哼声,数字电视会则会出现误码。
2.4.2 空间杂散电磁波对电缆外导体的感应干扰
在电视系统中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干扰,例如:开路发射信号同频干扰,高频电器辐射干扰等。这些干扰的出现会导致系统的工作异常,影响正常节目播出,甚至出现莫名其妙又难以解释的故障现象。
3 接地系统分类
接地系统的类型如果按功能需要分类,接地方式可分为以下五种:
信号接地:指的是系统中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中的等电位地。它是各部分电路的电位参考点。比如,逻辑电路中的地就是识别高电平、低电平的参考地。
交流电源接地:是电视系统中使用交流电的设备作二次接地或经特殊设备与大地做金属连接。也就是中性线的重复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是指把与电气设备带电部分相绝缘、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机柜外壳、操作台外壳、设备外壳)同地之间做良好可靠的接地。其原因是通过市电220 V供电的设备机壳本是不带电的,但当电源火线与外壳的各金属部件绝缘短路时,设备的金属外壳就会形成带电体,如果没有很好地接地,这带电体就会和地之间就会形成很高电位差。人不小心接触到这些带电体,强电流就会通过人体形成通通路,产生危险。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