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浅析生态建筑中住宅设计的未来发展

时间:2016-04-06 10:09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石志琼 点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日益改善,对建筑住宅设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目前,生态建筑设计已成为发展的趋势,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建筑工程设计还处于建筑行业的起步阶段,与世界生态建筑设计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应用现代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将成为我国建筑设计的必然选择。本文对住宅生态建筑设计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旨在促进我国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建筑;住宅设计;未来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的环境及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人在选择住房时会更加关注居住环境的生态环保。此外,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断地推进,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理念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为购房者提供现代化的居住环境,更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的发展。现代生态住宅建筑具有环保、立体、多维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及经济性,并且科学技术含量较高,有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前进。 

  一、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的内涵 

  所谓生态住宅实际上指的是在坚持生态学的理论的指导之下,根据自然生态环境的状态,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将自然生态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为居民提供生态、环保的居住环境。生态住宅设计能有效地利用自然环境,并具有较好生物气候的调节功能,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安逸的、环保的居住环境,实现自然生态环境与建筑的和谐发展。此外,生态住宅与普通住宅相比具有多种优点,例如:环境污染小、节约资源,调节生态环境等,从而能够有效地延长建筑物的使用期限(提高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 

  二、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的特点 

  (一)改善居住环境绿化状况 

  环境绿化不仅包括平常的种花植树,更应该是建立在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为居民营造绿色的、生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应用多种学科,例如:建筑学、美学、水资源学及地理学等,从而对小区的环境进行整体的规划与设计,为居民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态的居住环境。 

  (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建筑工程本身会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所以,应提高对建筑材料的选择的重视程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土地资源的消耗,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通过运用绿色的、健康的建筑材料,从而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充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关系着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的质量。然而,我国目前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的程度较低。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地考虑水资源的利用问题,采用相应的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四)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 

  在日常的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应将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每一个生态环境系统具有各自的特点,一般情况下,生态住宅设计具有稳定性及统一性,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中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节约,为居民创造出一个自然健康、生态环保的居住环境。 

  (五)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中应做好垃圾分类处理的工作,通过将垃圾进行有序地分类,从而实现对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对绿色生态环境进行统一规划的必然要求,更是贯彻落实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外在表现。 

  三、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所以,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不应忽视社会效益,不能牺牲人们的生活质量,以谋求高效节能为代价。因此,为人们提供健康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是住宅的基本条件,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能为人们创造一个安全的、健康的、方便的居住环境,实现居住环境的开放性、灵活性以及自性地三者的统一。此外,居住环境的日照、安静程度以及私密等,都应满足人们的要求,为居民提供配套的社区服务环境,并恰当地组织好各种功能,为人们营造一个秩序井然、卫生洁净以及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始终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坚持生态和谐原则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应最大限度的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提高燃油、煤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可以适当地开发新能源,例如:太阳能以及风能等;要按照自然的发展规律合理地配置植被微生物以及动物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严格禁止枯山死水、硬质地表等违法自然规律的方式,为人们营造自然的生态的居住环境;此外,应选择绿色生态的建筑材料,即对人体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绿色生态的建筑材料,例如:最好选择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及可重复使用的建筑材料,并积极地应用高科技环保材料;最后,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通过水系统的应用对废水进行回收。 

  (三)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首先,在建筑设计时应对当地的水文、地形、地貌等进行充分了解,结合当地的建筑施工的情况及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的和谐统一,兼顾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生态效益。 

  (四)坚持整体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的工程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所以,应综合分析考虑气候、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因素,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例如,一旦窗户的热性能比较差,即使应用价格高昂的墙体保温材料同样无法实现对能源的节约,由于热能会经由窗户而进行迅速地挥发。所以,将保温材料在关键部位进行安装,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的意义 

  (一)促进对环境的保护 

  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理念是基于保护自然资源及环境,促进生态平衡所提出的科学的建筑理论。随着我国的自然资源的逐渐地匮乏,提出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理念对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基于以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理念建造的住宅小区为人们提供了绿色的、生态的、健康的、环保的居住环境,提高了人们的居住水平。因此,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的理念的提出对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筑住宅设计应充分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自然环境及资源进行充分的合理的应用,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生态环保的居住环境,提高建筑的审美价值,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的发展,处理好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造福千秋万代的子孙。 

  五、促进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的策略 

  (一)转变建筑师的设计理念 

  建筑师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地考虑自然、社会、经济以及地理气候等特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加强对建筑设计理论的思考,不断地提升综合素质,坚持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的理念,从整体上进行构思。 

  (二)建立生态建筑评估体系 

  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建筑评估体系对促进生态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促进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更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所以,应建立起科学、全面、简明易操作的生态建筑评估体系。 

  六、生态建筑中住宅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一)走向信息化 

  随着现阶段的住宅的信息日渐增多,加快了住宅设计知识更新的速度,信息扩散的速度逐渐地加快,因此,住宅设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住宅的技术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设计科技、设计理论及政策研究等。 

  (二)走向精品化 

  我国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设计观念及手法,产生了全新的设计观念及手法,因此,我国现阶段的住宅设计正在由粗放型设计走向精细型的设计,从而创造出精品的住宅设计。只有创造出精品的住宅设计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提高了住宅自身的价值,更提升了设计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三)走向开放化 

  随着我国的住宅设计的市场逐渐地开放,住宅设计逐渐走向了开放化。在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住宅设计一直以来受到了地方保护主义制约,严重制约了住宅设计方面的创新发展,致使住宅设计一直以来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随着国门的进一步打开,国外的建筑设计理念纷纷纷纷涌入了国内市场,为我国的住宅设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加剧了住宅设计市场间的竞争,从而促使我国的住宅设计的水平进一步地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的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理念的提出和逐步的改进,住宅建筑设计应为居民提供生态环保、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充分地利用好各种自然资源来完善和提高生态住宅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桓小红.浅谈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J].职业,2009(09). 

  [2]饶明龙.论生态建筑中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J].广东建材,2009(08). 

  [3]黄海燕.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