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滑坡失稳的断裂机制研究

时间:2014-09-16 10:32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王学军等 点击:
 
 
  【摘 要】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滑坡失稳的断裂机制。针对滑坡滑动面不同部位提出了两类基本断裂模型,参考应力强度因子手册,并采用模型等效的处理方式求解了两类复杂断裂分析模型中裂纹应力强度因子,以此作为判断滑坡失稳的标准。相关研究内容虽实践性有待加强,但在理论上却不失其新颖性,有一定发展空间。 
 
  【关键词】断裂力学;失稳机制;模型等效;滑坡;应力强度因子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focus on fracture failure mechanism of landslide. In the light of landslide sliding surface, two basic fracture models are put forward, consulting handbook of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also employing the method of model equivalent, two models’ crack tip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are solving, take it as the judgment standard of landslide failure. Relevant research content lacking practicalness, but having novelty, maybe have a certain development space on the near future. 
 
  【Key words】Fracture mechanics;Failure mechanism;Model equivalent;Landslide;Stress intensity factor 
 
  滑坡是指斜坡或边坡表面岩土体沿着某一破坏面向前发生位移的地质地貌现象及动力学过程,工程上称为不良地质现象,它是一种全球泛生型重大地质灾害,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地质灾害通报表明,近十年来我国每年产生滑坡灾害平均10000次以上,况且滑坡发生时往往带来惨重的损失,轻则阻断交通,重则掩埋房屋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如2014年6月30日上午9时许,云南省福贡县腊吐底村俄玛底木本尼发生重大山体滑坡灾害,造成15人失踪、3人受伤,交通中断,经济损失巨大;2013年1月11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果珠乡高坡村发生山体滑坡,近10余户村民住房被掩埋,遇难人数达20人。因此,进行滑坡失稳机制研究不仅有其科学价值,更有实际工程价值,尤其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关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滑坡失稳方面的课题,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成果较多,有的也写进了相关规范中,如对于地方性的规范准则,重庆市地方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1]中给出了滑坡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常用的防治工程手段;对于暂时还没写进规范的研究成果也具有潜在实用价值,如周福川、王小委从断裂力学角度推导了土质滑坡锚杆受拉位移解析表达式,并对某实际工程案例做了计算分析,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近,显示了理论计算公式的实用性[2];朗惠芳、代彤认为岩质滑坡失稳往往是节理裂隙发育所致,滑动面岩桥在没有达到岩石抗剪屈服强度的条件下就已经屈服,从而导致滑坡失稳[3];赵队家等以平面旋转滑坡为研究对象,认为该类滑坡形成模式包括:下部压密变形—中部牵引蠕动—后缘引张拉裂等过程[4];程谦恭、胡厚田将侧翼锁固平面旋转滑坡变形模式概化为横向均布荷载与轴向受压组合变形的悬臂梁模型,从能量角度导出了滑坡稳定性系数的解析表达式,从而定量验证了平面旋转滑坡的动力学机理及稳定性判据;吴永等关注暴雨这一诱发滑坡的最重要因素,通过算例分析发现震后受损岩坡的裂缝存在一个可在裂隙水作用下自行扩展、贯通软弱夹层的临界深度,同时也存在一个决定滑坡体稳定与否的软弱夹层渗水区域极限长度;王宝亮等认为滑坡发育机制的核心是滑动带在压剪荷载作用下的断裂扩展,同时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和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滑坡破坏机制的力学分析方法,分析方法运用于三峡库区故陵滑坡中,效果良好。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滑坡失稳的断裂机制研究,以期滑坡稳定性分析能更进一步定量化,从而推动减灾学科的发展。 
 
  1 滑坡失稳机制初探 
 
  不同的野外地质环境造就了不同形态的滑坡,进行滑坡失稳研究首先就是要进行滑坡野外识别工作,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滑坡分类标准,如按滑坡体积分类、滑坡厚度分类和滑坡体物质组成分类等。不管何种分类形式,一个典型滑坡往往具有标志性的滑动面,有些滑坡虽然看不出明显的滑动面,但根据开裂裂缝也能判断出滑动面位置。为分析方便,建立如图1所示滑坡分析模型,各部分名称此处不做叙述。 
 
  3 结语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滑坡失稳的断裂机制,但其中也存在几点缺陷,总结如下: 
 
  (1)由于滑坡滑面处于岩土体内部,我们无法预知滑面处的贯通段和未贯通段的具体位置,这给理论分析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当然现在有许多探伤设备,但造价都不低,精确度也有待提高,所以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2)在进行断裂稳定性判断的时候需要提前知道滑面处岩土体的断裂韧性,这一点在实际工程中是较难得到的参数,况且在取岩土样本的时候带来的扰动有时影响很大。 
 
  (3)查阅《应力强度因子手册》得到的计算公式部分带有近似性。 
 
  【参考文献】 
 
  [1]DB50/5029-2004 重庆市地方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S].重庆,2004. 
 
  [2]周福川,王小委.滑坡治理中的土质锚杆位移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14(15):295-299. 
 
  [3]朗惠芳,代彤.基于裂纹线场分析法的滑坡失稳机理分析[J].山西建筑,2009,35(17):105-106. 
 
  [4]赵队家,毛新虎,胡夏嵩.某滑坡的变形模式与形成机制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6):29-33.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