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娱乐视频是一种常见的、易获得的、具有吸引力的资源,它能让人在一种休闲放松的氛围中体验到愉悦、快乐。这种资源已经成为各大媒体广泛采用的形式,深受大众的喜爱。娱乐视频能够产生积极的情绪,这些积极的情绪一方面直接引起适应性的生理反应,另一方面通过拓展一建构的机制,建构各种个人资源,个人资源的累积潜移默化带来长期积极的心理效应,有助于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利用娱乐视频进行积极情绪教育,为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这是一个亟待开发的新领域。
【论文关键词】娱乐视频;积极情绪;拓展一建构机制;实境课程教学模式;网络在线教学模式
娱乐视频是指能吸引人注意并给予人乐趣,让人放松和快乐的视频信息,它以其生动形象的动态性、极强的感染力成为微博、新闻、娱乐网站等广泛采用的媒介形式。徐畅、周成林等人的研究显示,娱乐视频能有效诱发具体积极情绪,且诱发的情绪能够保持一段时间,[1]这种外在的刺激能够诱发心理体验,存在情绪动机过程和社会认知过程这两种可能的解释[2]aFredrickson认为,积极情绪对个体影响可以通过拓展一建构机制建立认知、心理、社会和身体这四个方面的个人资源,[3]这些资源的累积具有重要的进化发展意义。另外,积极情绪可能会增加民族自豪感和希望感,消除消极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受限于取样的难度和诱发事件的突发性,还没有具体的实证研究,但一些社会事件中存在这方面的倾向。乔伊纳和同事指出,在近20年的时间内(1972-1989),自杀的报告病例最低的一天是美国曲棍球队在"冰上奇迹杯"战胜俄罗斯的第二天,这种全民性胜利引发的希望感,大大降低了自杀率。同样,新奥尔良圣徒队从长期的失败者到2010年超级杯冠军,给了居民希望,使他们挣扎着从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破坏中恢复。[4]这些社会事件让民众产生希望感这一积极情绪,进一步激发出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简单来说,娱乐视频这种便利、易获得的资源能够有效地诱发积极情绪,它们的累积可以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建立心理资源,有助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目前,娱乐视频应用于积极情绪教育的研究国内仅存在于少量的TED?讲座,娱乐视频应用于积极情绪教育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是一个亟待开发的新领域。
一、积极情绪的重要性
情绪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主要由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构成。关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没有统一的定义,人们一般将喜悦、愉快等情绪称为积极情绪,并且认为积极情绪是较好的情绪,对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术上,积极情绪被认为是最佳的幸福感制造者,同时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平衡也攸关着主观幸福感。[5]-般来说,积极情绪是在愉悦舒适的环境中产生的具有心理弹性的倾向,而消极情绪通常是在威胁的环境下产生的具体的倾向。[6]传统的情绪教育理念关注如何处理消极情绪,重治疗而不是预防。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积极心理学兴起的近十年内,教育学家开始关注积极情绪,教育理念转向预防和发展功能。
积极情绪是一种暂时的愉悦的心境状态,这种心境状态如何转化为健康、成功和长寿,积极情绪拓展一建构理论为这种转变提供解释。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弗瑞德克森于1998年首次提出拓展一建构理论,该理论指出,个体体验到积极情绪,可能暂时扩大思维视野,增加行动的动力,发展各种个人和社会资源,这些资源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最终会带来长期的积极效应。[7]目前,无论是从教育学到心理肿瘤学,积极情绪已经成为社会、生理、心理,甚至是金融发展的重要预测因素。积极情绪能够成为重要的预测因子,主要是因为其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积极情绪引发积极的生理反应
生理和心理是相辅相成共同变化的,如同消极情绪会使个体处于高激活的应激状态以便应对环境挑战一样,积极情绪能够使个体的各项机能处于非活化状态,保持机体动态平衡。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引发积极的生理反应,主要包括抑制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释放[8]、促进血液中免疫抗体S-IgA(分泌性免疫球蛋白)的分泌[9]、促使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分泌[10],通过这三个方面,个体的压力感降低、机体免疫活动加快、提高了健康的运动意识,最终个体的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并导致个人会更正向地评估健康水平,报告更少的疾病症状和更轻的疼痛感。积极情绪能够降低乳腺癌风险,抵御普通感冒,提高哮喘的峰值水平,[11]这些医学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积极情绪带来积极的生理效应。
(二)积极情绪可以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积极情绪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是通过增加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动力来实现的。在积极情绪的氛围下,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动力都会增加,遇到问题时更易打开思路,全面思考各种应对策略,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缩短问题解决的时间,在这种应对导向的倾向下,激励参与新的行为。除此之外,在应激环境下,积极情绪可以消减和修复消极情绪的冲击[12],降低压力,使个体内心变得平静、舒适。积极的情绪作为对抗生活压力的支柱,如果有意识地培养积极情绪,可以缓冲或者消除生活中遇到的适应困难和压力事件的伤害,减轻对未来不幸的冲击。而且,一旦积极情绪累积形成了积极心理品质,这种效应具有持续作用。
按照拓展一建构理论,积极情绪长期的累积有助于个人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积极情绪与自信、正向理解他人、亲社会性、复原力、希望感、幸福感等积极品质有较高的相关。[13]这些心理资源的增加,会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使个体更好地面对人生困境,如愉快和希望感等积极情绪可以有效抵抗产后抑郁,降低突发事件对个体的冲击。[14]Fredrickson对"911"事件进行调查,发现恐怖事件之前表现出较高复原力的个体具有积极的情绪态度,乐观看待未来,出现抑郁的比例较低。在AIDS感染者中,对自身的康复能力抱有超乐观态度的人,症状出现得相对较晚,在康复锻炼中表现更好,生存时间也更长。[15]而且,积极情绪对指导思想和行为的心理资源有长远的影响,一旦持久性资源构建完成,这种资源便长期储存,供将来提取使用,提高生存机会。
(三)积极情绪有助于人际互动
积极情绪不仅对个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还有助于人际互动。人具有社会属性,时时刻刻在进行各种社会互动。积极情绪在社会互动中充当润滑剂和催化剂作用。在人际互动中,积极情绪能够缩小自己与他人的距离,很快消除陌生人之间的生疏感,促进友谊的建立,也会增加彼此的信任感,有助于亲密关系的发展。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和公共关系学的卡尼曼教授认为,人们看待同一事物思考的角度不同,产生的情绪状态就会不同,个体接受的可能性也不同,积极情绪帮助个体更容易接纳别人的经验和批评。[16]同时,个体在积极情绪的影响下,变得更加乐观、开放,这会增加个体的人际吸引力,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同时这些社会支持又会促使个体产生积极情绪,通过这种螺旋上升式的影响,个体建立稳固的资源,形成自我维持幸福的良性循环。
二、娱乐视频能够有效诱发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情绪与媒介的研究中,已有研究证实媒介对情绪的诱发作用,且动态的视频片段经常作为诱发情绪唤醒或情绪启动的外界刺激。一项研究甚至发现,观看20分钟喜剧视频比得上在跑步机上运动20分钟所带来的积极情绪体验和降低的悲伤感。[17]娱乐视频可以诱发哪些具体积极情绪?它是通过什么机制把这种外在刺激转化成一种内在心理感受?
(一)娱乐视频诱发独立的积极情绪
研究中用来诱发积极情绪的视频片段长度多为4?6分钟,在这个时间段内,可以有效地诱发情绪而不会产生厌恶感。而且,这些视频具有较高的视觉品质,不包括一些诅咒、低级趣味的内容。不同类型的娱乐视频影响不同情绪的产生,其中常见的娱乐视频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喜剧类视频、励志类视频和自然类视频。喜剧类视频是指以愉快幽默为主题的视频,对愉悦、幸福感具有影响;励志类视频以在面对逆境时战胜困难的挑战为主题,可以提高被试的动机和希望感;自然片段描述的是自然或者动物,目的在于激发一种平静感与放松感。[18]喜剧类视频可以提高青少年的乐观、希望和复原力水平;励志类视频可以提高青少年的乐观和希望水平,且这一效应可以保持一段时间。
娱乐视频能够用来引发独立的积极情绪。目前,国内外正在尝试建立诱发积极情绪的视频资料库,视频资料库的建立,为娱乐视频运用于积极情绪教育提供了具体的研究、教学材料。当然,视频库的建立可能存在文化差异,因为个体的情绪体验受到社会学习经验的影响,文化背景不同,相同的视频材料诱发的积极情绪类型和强度都存在差异。
如中国被试对壮丽风景和凶猛的动物图片比西方被试的唤醒程度更高而愉快程度较低,这可能和我国被试的个性更加内敛有关。[19]因此,在使用视频材料诱发积极情绪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视频材料的类型,还需要考虑观看者的社会经验和文化背景。
(二)娱乐视频诱发积极情绪机制
娱乐视频是一种综合了声音、文字和图像,具有独特的分辨率、画质、色彩空间等特点的物理刺激。关于娱乐视频如何诱发出积极的心理感受,目前已有的研究仅对励志类视频诱发积极情绪进行了探究。励志类视频诱发积极情绪存在两种主要观点:情绪动机过程和社会认知过程。
情绪动机过程(emotion-motivationprocesses),观察者的情绪性体验会增加趋向目标的动机,而此动机增加目标导向型行为的出现,即个体选择媒介内容和此刻的情绪状态有关,情绪是媒介选择的动机。情绪管理理论的主要假设是人们被追求积极心情的愿望激发,进而会调节周围的环境,包括选择媒介来实现目标。个体在好心情状态下会选择积极视频来维持现在的心情,在坏心情状态下会选择积极的视频来终止此时的心情。当然这种选择并不是绝对的,有时我们在坏心情下会选择一些消极的视频,不是能够缓解这种负面心情的视频,而是一些能够反映我们心境的内容,这种选择或许是在暗示一种向下的社会比较,[20]通过尝试着寻找信息解决负面心情,或者是一种想体验这种强烈情绪的愿望,以此来应对或者改变负面情绪,这是一种通过情绪融人,达到情绪释放的心理缓解途径。
与情绪动机过程不同,社会认知过程(socialcognitiveprocesses)认为,媒介的选择受个体认知的影响,其中娱乐媒介角色的吸引力或相似性能增进激发效应,增加自我认同,产生说服效应和期待效应,有利于目标导向型行为的出现。媒介角色本身的人格魅力、社会评价等都会影响观众的认知,让他们产生爱屋及乌的现象,因为喜欢演员本人就会喜欢其扮演的角色,这也是广告商请明星代言、电影请明星参演的一个主要原因。有研究发现,减少媒介表演者与个体相似性和媒介角色本身的可信性可以减少广告内容对个体认知的影响,帮助个体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有助于提高媒介解析技能。[21]目前,对哪些视频信息会通过社会认知机制诱发个体情绪的产生,多集中在对广告视频的研究上,而且大多关注它的消极影响。虽然近年来的研究开始考察幽默视频是否会增加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关注度,但与非幽默信息相比并没有产生更强的说服效果。媒介角色的哪些特征会对个体的认知产生积极影响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三、娱乐视频应用于积极情绪教育的两种模式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娱乐视频在我们身边唾手可得,但是因为我们缺少对庞杂信息的筛选,不能有效地观看这些娱乐视频,从而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大批的教育学者,如塞力格曼、吉尔曼等人认为,教育中应提供优势、积极情绪、乐观等元素,大力提倡积极教学(positiveeducation)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娱乐视频中蕴含的积极情绪资源能够契合新教育理念的要求,学校在教学中应推动基于娱乐视频的积极情绪教育,从而增加学生的幸福感、自我效能、希望感、复原力及生活满意度等心理机制。
目前,积极情绪运用于教育的教学载体和形式多样,包含情绪主题的绘本、积极情绪管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日常娱乐游戏、体育运动等,与这些已有方式相比,娱乐视频诱发积极情绪这种方式更加经济、便利,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因为观看娱乐视频
是一种休闲放松的方式,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采用。透过网络的普及,娱乐视屏成为普罗大众唾手可及的媒介,因此将娱乐视频应用于积极情绪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娱乐视频运用于积极情绪教育的模式包括两类,一类为实境(invivo)课程教学模式;一类为网络在线(online)教学模式。实境课程教学模式主要透过娱乐视频融人正规课堂及教学活动设计中,产生积极情绪,并导向心理健康;网络在线教学模式则指将娱乐视频运用于网络、社交网站或社交媒介中以达到产生积极情绪的设计目的。这两种模式互为补充,满足个性化的选择需求。
(一)实境课程教学模式
实境课程教学模式需要遵照一定的规则、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基于娱乐视频的积极情绪课程模式不仅需要遵循常规课程设计的原则,同时还应该把握心理干预的原则。目前关于娱乐视频的课程,笔者共发现了三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一篇是Fredrickson和Branigan米用心情导引程序(MIPs)教学引发积极情绪,其活动透过自我生成的积极情绪想象(self-generatedimagery)以及讲述积极情绪故事等方式,了解积极情绪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22]第二篇是台湾学者郭蕙凤在咨询团体辅导中通过能够引发青少年兴趣的TED视频,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希望感,引导学生达成生活目标;[23]第三篇则是Kupersmidt等人五次的广告视频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媒介解析技能,改变物质滥用的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24]这三篇文章的教学设计均采用了每周一次、每次40-90分钟的教学安排。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娱乐视频进人课堂提供了技术支持,娱乐视频已经成为课堂中常见的材料,融娱乐视频于课堂是一种新的互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优化教学效果。课堂中使用娱乐视频材料,一方面可以传授一些专业技巧,例如大学的艺术课程,通过视频,帮助学生领悟艺术,提高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学校使用娱乐视频资料,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总体来说,娱乐视频以其本身的易理解、易获得、多通道刺激,为传统课堂注人了新的活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科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通过视频这一载体更好地展现,便于学生吸取。另外,课程模式采用班级为单位的教学,具有强制性,适合具有针对性、阶段性的积极情绪教育。
(二)网络在线教学模式
相比学校教育有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限制,利用互联网在线干预模式进行积极情绪的教育,变得更加自由、灵活。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一项调查表明,2012年中国网民的人数超过五亿,尤其是手机,由于携带方便,与个体紧密不分,是极为便利的工具。利用这些载体,进行娱乐视频的在线干预具有许多优势,特别适合对传统心理健康服务缺乏热情的青少年学生,使他们在舒适的宿舍就能够随时随地地使用在线程序而不要预约或排队。这些程序同时也是保密、匿名和非批判性的。此外,个体不用担心特定场地、时间学习带来的成本问题。
国外已经有一些在线的积极干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者通过互联网进行冥想训练的干预提高了个体的幸福感,并且在冥想训练结束三天后,个体的幸福感水平仍然能够维持;25]通过网络在线进行快乐任务、目标设定任务和资源建构任务的干预,发现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情绪体验显著提升;26]互联网进行认知行为治疗,通过网页呈现信息,对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取得显著疗效。[27]互联网这种普及、易获得的信息传递平台,承载着能够进行积极情绪教育的娱乐视频这一载体,必定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干预途径,是传统积极情绪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四、娱乐视频运用于积极情绪教育的展望
自从积极心理学兴起,心理学从之前关注"人们出了什么毛病",转向"人们如何展现美好的一面",意图建构一个发展人类优势,取得繁荣幸福生活的研究领域,积极情绪的教育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娱乐视频为积极情绪的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这种新方式的发展存在机遇和挑战。
首先,娱乐视频应用于积极情绪教育的有效性。娱乐视频这种可利用、可开发的资源,应用于积极情绪的教育,有较好的生态学效度,使个体在自然的环境下产生强烈的主观及生理变化,且这种教育无须隐瞒实验目的。娱乐视频具有多样性,避免个体产生一种疲劳适应现象,可以克服一些生态效度不好的积极情绪干预措施带来的厌倦效应。同时,娱乐视频普遍存在于各大媒体,充分考虑娱乐视频能产生积极情绪,为娱乐节目的安排提供指导,例如,电视节目可以安排在黄金时段播放一些喜剧、励志视频,尤其是教育频道在青少年受众观看的高峰期可以选择与其心理发展规律相符的视频内容,从而更好地传递教育理念。
其次,娱乐视频应用于积极情绪教育蕴含重要价值,尤其是励志类视频诱发的希望感。娱乐视频可以诱发积极情绪,在这些积极情绪体验中,娱乐视频对希望感干预的作用不容忽视。希望感与学生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努力增加或维持希望感越来越多地被纳人健康干预措施中。观看励志类视频的个体对视频中主人公产生认同,视频中主角努力工作、拥有信念和成功传达出令人振奋的"天道酬勤"的信号,同时巩固了在挑战面前要充满希望和决心的价值观。[28]此外,希望感的情感体验是持久的,在观看媒介视频后连续三天内,希望感水平超过基线值,并且持续升高。[29]这些发现提升了对媒介理论和健康促进的关注和热议,有效地开发励志类视频可以为处在人生困境中的个体燃起希望的曙光,引导其走向成功。
最后,娱乐视频应用于积极情绪教育实践还存在挑战。基于娱乐视频的积极情绪教育不管是实境课程教学模式,还是网络在线教学模式,都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干预活动的时间、总干预的次数安排、干预间隔、干预内容的设计都没有形成模式。此外,娱乐视频自由、灵活、丰富等特点,既是其优点,也是缺点,学生可能会沉迷于电视、网络,如何预防消极影响的产生值得思考。之后的研究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管理能力和学习动机等特质层面[30]出发,考察具有什么特点、能力的学生更能够从娱乐视频中获益。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