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历史教育的学科趋势
摘要:要正确的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要让我们感觉到历史教育的紧迫性,我们要改变现在的这种任其自由发展的态度,提升历史教育的重要性。现在最值得关注的应该是青年中历史知识薄弱,历史学习中,有的学术文章不写太平天国,却将太平军打洋枪队归之于反侵略斗争;近代化的开端有洋务运动,但没有民族资本企业,等等。历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误导,其后果堪忧,历史学工作者有责任加强历史知识普及和教育的工作。
关键词:历史 教育 学科 趋势一、懂历史的人都明白,历史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终结,我国人文历史悠久,历史知识和历史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历史具有人生观和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功能、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功能,历史学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质上发挥作用,就不能局限于专门学术研究方面。历史研究对于提高学科学术水平、发展历史科学当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历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学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两手问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知识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较好,出版了许多科普书籍和影视片,实际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历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够。从学科要求上说,历史工作者对历史普及、历史教育也要重视,学问不能只停留在专家圈子里。我们的历史著作不用说一般青少年不看,就连干部也没有多少接触。因为这些书籍、论文太专门,难懂,人们读不下去,引不起兴趣。一个学科、一门学问如果离开群众,离开社会,恐怕是很难生存的。事实上,人民群众并不是不喜欢历史,不需要历史,而是缺少适合他们喜欢的读物或影视片。史学工作者忽视的历史普及工作,影视工作者都很重视。他们编了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有正剧,有“戏说”,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但是,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存在着随意编造历史的严重问题,不仅给观众以歪曲了的历史知识,而更重要的是给予观众错误的历史观、价值观,危害很大,应当受到历史学者的关注。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单看当事人的主观意图和时论是远远不够的,某些行为对人类的影响永远不会停止。研究历史需要用历史观点来观察问题,“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今天的中国由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现象和历史不能割断。历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无疑会引发研究者去思考历史。历史教育包括学校的历史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的教育,它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是不可缺少的。
二、对历史学教育的探究。在历史学学习中应打破常规,不要只局限于单纯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总运用这种方式则会显得教学方法单一,而且容易让学生形成固定、僵化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探究。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极强的问题意识,能主动运用以掌握的历史的方法手段,对知识中的困惑进行探究、分析进而解决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质疑老师的观点,敢于质疑课文中的内容,敢于质疑史料。要有批判性的思维,使学生不再单纯的满足于教师对事物现象的解释,不轻易相信教材上的结论。这正是历史教学变教师主动的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转折过程。使教学活动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对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应做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要想到学生的学;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学;制作的课件要适于学生的学;教师的语言要针对学生的学;板书、投影片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检查教学效果要帮助学生的学。这一思想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暴露思维过程,优化思维品质,变学生被动接受历史知识为主动探求历史问题,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发现和探求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是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会读课文、材料、图片、地图、实物教具等,引导学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逐步锻炼学生独立提取知识要点的能力。通常说课文小字、史料往往是补充说明正文的论据,其作用往往是为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学生读材料时应注意看出处、提示语,看懂材料的时间、人物、地点、类别和具体要素,充分提取有效信息。找出关键词,列好提纲,掌握了这一方法,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能主动分析问题,帮助其正确解答问题,从而掌握自学的方法。素质是人的思想、学识、情操、性格等因素的综合,在历史学综合素质的修养方面,历史学的老师应该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道德修养水平;二是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群;三是具备良好的情操和性格品质。课堂教学是我们与学生接触的主要时段、主要地点,一个教师表现出的综合素质,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学识的掌握和良好性格的养成。如如何对待学生的不同意见、不同看法,能集中反映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如果教师宽容,理解和引导学生,就等于给了学生一定的思想空间,给了他们足够长的助跑距离,使他们能够展翅高飞,有所作为。反之,则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到的只是专制与非理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时刻牢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努力提高历史学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马克思说:“我们只懂唯一的一门科学——历史学。”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历史学学习中,巧妙利用已有的其他学科知识,理解学习历史,能够很好地调动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如在学习《隋唐时期的文化》时,可以结合语文课学习的古诗,朗诵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诗人的名篇,体会其意境,分析其特色,从而感受诗歌的美感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既受到艺术的熏陶,也得到情感的升华。
结语:历史教育包括学校的历史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的教育,它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是不可缺少的。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参考文献:
[1]沙德玉,杨有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09(4).
[2]冯长运.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1-164.
[3]翦伯赞.中国史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85.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