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开展PBL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 要]PBL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这种教学观念基于问题学习,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从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开展PBL教学模式,需要做到三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关键词]历史课堂;PBL教学;自主;合作;问题
PBL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课堂或生活中有意义的问题为核心开展教学,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或合作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解决这些问题。该模式既能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又能提高他们探究并解决一些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历史课堂中要积极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能够围绕问题主动思考去解决相关问题,从而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
一、历史课堂建构PBL教学模式的关注点
(一)开展PBL教学模式的目标
高中历史课堂开展PBL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即教师给学生展示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新旧知识的交替中发现历史问题,从而主动地开展问题研究。这个过程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反映了学生研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PBL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开展一些必要的互动,这个互动的过程就会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这样的课堂既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效果,又能基本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采用PBL教学法的特点
高中历史课堂采用PBL教学法的特点为:以高中历史的学科问题作为知识的载体,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与实践者,教师则成了课堂的指导者和点拨者。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的方法探究历史问题,从中获取知识与锻炼能力。这样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从历史问题中分析出历史知识,领会探究方法,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三)践行PBL教学模式的原则
高中历史课堂践行PBL教学模式的原则为:第一,主体参与性原则。PBL教学模式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自主地发现历史问题,主动探究历史问题,掌握历史知识。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挥与体现,也真正将学生放在了历史课堂主体的位置。第二,主导性原则。首先,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推动者和指导者,教师的引导能力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真正掌握历史知识。所以教师要认清自己的地位,接受这样的课堂教学角色的转变,主动提高历史专业知识修养。第二,教师还要将历史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联系,发现学科之间的互通点,给学生发现问题提供契机。第三,合作探究原则。PBL教学模式对个体的能力要求较高,但学生个体受各种因素影响参差不齐,不一定都能完成任务,所以有时就需要进行合作。合作精神是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因此,学生要善于和其他同学合作研究问题。学生可按照自己的特长找到自己在组内的合适位置,明确探究的技巧与方法后在合作的环节中积极发言,从而为整个团体贡献力量。第四,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原则。学习历史就是为现实的生活服务,学生在掌握了历史的发展规律之后,要具备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历史课堂进行PBL教学探究中,教师要多增加一些历史和现实联系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历史知识应用到社会现象的解释中。
二、历史课堂建构PBL教学模式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新课标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思考与表现。高中历史课堂开展PBL教学模式就是围绕问题展开,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这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探究方法或技巧,让他们发现历史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探究。在长期的训练后让学生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PBL教学模式中展现高水平的自我。学生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是课堂开展PBL教学模式的前提,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做好这方面的培养。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在舒适的环境中学生的兴趣高涨,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有的学生喜欢思考问题,有的学生喜欢解决问题。因此,PBL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依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舒适的氛围。
教师还要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将自己的困惑和探究方法表述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也可以主动提问,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提不同的问题。教师所设问题应尽量围绕生活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和生活相近的知识,还有助于学生加强历史知识的社会应用能力,学生能够从课堂中深化对社会的认识,提高拓展性的思维。例如在学生复习专题经济发展模式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中国、苏联、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对比,学生在PBL模式探究中,就能够对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思考。
(三)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历史学习大多是宏观方面的知识,学生较难掌握,因此,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历史探究能力。如学生个体在学习中发现了一个特定的问题,个人很难获得全面的了解,借助小组合作讨论,就能够打开思路,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教师在PBL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对特定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然后综合所有人的想法,就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该问题。
如在洋务运动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时中国已经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技术,为什么洋务运动还是失败的?”其他同学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该学生在聆听了不同观点后,就能较全面地掌握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
参考文献:
[1] 郑爱忠.自主学习唱响历史课堂主旋律[J].中学教学参考,2013(24):64.
[2] 马丹萍.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性与有效性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刊,2014(3):47.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