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孤独感的研究现状(3)
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的研究表明,高职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社会支持在维系个体心理健康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与许多研究一致。进一步探究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影响的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对孤独感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其中,对情绪孤立预测作用大小依次为:对支持的利用度、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7]。其他研究者对高职贫困生的孤独感也做过一定的探讨,结果表明,高职贫困生孤独感显著高于高职非贫困生,高职贫困男生的情绪孤立显著高于高职贫困女生,高职贫困生的客观支持显著低于高职非贫困生,高职贫困生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且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高职贫困生孤独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些结果提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们可通过充分利用社会支持来帮助高职生降低孤独感,从而帮助其心理健康成长[8]。
应激事件与高职生的孤独感的关系研究表明,女生的应激生活事件中,在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两个因子上显著高于高职男生;在受惩罚和其他两个因子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研究者在分析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后发现,不少高职女生比较敏感、多疑、偏激、自我为中心、缺乏自信、孤僻、冷漠等,而这些不良心理表现容易造成高职女生人际交往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对高职生应激生活事件和孤独感的相关分析发现,孤独感4个因子和应激生活事件的6个因子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和以往的研究一致。其中应激事件中的6个因子,即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及其他因子对于高职生的孤独感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他因子主要表现在不喜欢上学、恋爱问题和失恋、与人打架和遭受父母打骂等方面,这些矛盾和冲突也会造成高职生的心理问题[9]。
四、未来对于高职生孤独感的研究展望
目前国内对于孤独感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大学生的孤独感的研究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并且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大学时期是个体广泛的社会性及情感需求的关键时期,高职生属于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对于高职生的孤独感的探讨应当成为关注的焦点。对于高职生的研究不仅可以在理论上扩展国内的孤独感的研究,而且对于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目前已有的关于高职生孤独感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未来对于高职生的孤独感的相关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对于高职生的孤独感应该多做定量研究,并且进行深入的定性研究;(2)较多的研究将孤独感看成是单一维度来测量,没能充分揭示孤独感内部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且对孤独感在年级、性别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差异的研究结果尚存有分歧,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地深入探讨;(3)关于高职生的孤独感可以多从孤独应对策略这一重要变量的研究入手进行研究;(4)关于高职生的孤独感的研究在个体自身的人格特质因素上需要更多的分析和研究。
孤独感是一个与心理、社会有关的复杂概念,只有对其本质和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后,才能较好地对其进行预防和干预。这是对高职生孤独感研究的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答会明,李利琴,李晓红.十年来我国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1):85-91.
[2]王飞.当代青年的孤独感分析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10-11.
[3]裴亮,孙德君.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J].黑河学刊,2009,140(2).
[4]邓丽芳,王瑞,郑日昌.大学生孤独感、应对策略与气质类型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2):120-126.
[5]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等.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3):112-115.
[6]李韬,姚斌,汪勇.大学生网络使用与孤独、抑郁的关系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83-85.
[7]张艳宁,孔风.高师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1):1398-1399.
[8]刘志强.高职贫困生孤独感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四川精神卫生,2011,24(3):132-136.
[9]薛玲珑.应激生活事件对高职生孤独感的影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4-78.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