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基于问题生成的智慧课堂(2)

时间:2014-11-17 14:45 来源:发表吧 作者:蔡明 点击:

  洞察。离开一定距离看问题,从暗处向明处看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问题的提法:这是谁的观点此观点的优势在哪里?局限在哪里?证据充分吗合理吗?既然如此,那又如何改进呢从另一个角度如何看这个问题批判者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应用。理解在一定生活情景中的展现形式,不同于做题目。

  以“理解的六侧面”作为思维支架的优势:一是操作性强,有设计感,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二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三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从入口(提出问题)到出口(解决问题)都能找到方向,因此对于问题教学设计很有启发和帮助。

  三、模仿生成“好问题”

  为了减少繁复,让教学结构简洁明了。教师把“西气东输”案例分解为“天然气”和“区域调配”两个部分来研究。关于“天然气”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已经学习了多维度思维的技巧。接下来的“区域调配”内容,需要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模仿“理解的六侧面”,建构自己的知识问题框架。

  问题设计:西气东输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进行问题设计,然后展示出来。各小组在展示自己的“好问题”时也分享其他小组的问题,并把认为有价值的“好问题”挑选出来,打上星号。

  学生共呈现了36个问题,经过小组间互评后,筛选出了7个“好问题”:西部有哪些气源地(解释)西气东输可以缓解西部与东部沿海的哪些矛盾(应用)西气东输工程千里迢迢,输送成本较高,东海海上油气田更近,是否更具有优势甚至从别国进口是否会更便宜(洞察)山西的煤老板何去何从(神入)西气东输是否会造成问题,比如说安全问题,或环境问题(阐明)西气东输各站之间的转换如何完成(自知)可以沿途开发旅游业吗(应用)

  所谓“好问题”,也许不一定是主干知识内容,但却是学生真实的生成问题。关于“生成”的界定,我理解,是指学习者在“有所知与有所不知”中的思考提炼过程。这样的“生成”,从学生角度来说,具备了两个特征:一是接受性,学生有兴趣并愿意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并且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二是障碍性,学生不能直接说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而必须经过感知、推理等研究获得答案。学生生成的问题,便是教师进一步和学生探讨的学习线索。因为是学生自己生成的问题,因此学起来有着特别的期待和关注度。师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多了一份成就感。

  从课堂实况看,学生已经在模仿“理解的六侧面”的思考技巧,有些甚至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有些好奇心并不一定是主流的内容,所谓主流的内容就是所谓的教材上的知识目标。但学生能够关心教材之外的东西,拓展到更多的领域,我觉得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另外,从梳理出来的“好问题”看,基本切入主干知识内容,只是学生表达的方式更直白,没有修饰而已。

  四、“问题生成”挑战教师

  问题生成的教学,挑战的首先是教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问题研究”首先培养的是教师,它促使教师去深入研究,了解专业前沿和拓展专业深度、广度,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换个角度说,问题生成的课堂,是学生在用特殊方式默默地培训着教师。我曾经做了两次尝试,一次是“提问”作业:“请在阅读一个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你想了解的问题。”要求学生提出的各个问题之间要有逻辑关系、思维递进关系。结果,两个班学生提出的问题共计280多个,几乎没有重复,而且很少有抄袭课本现成问题的。这说明,学生能提问,会思考,而且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因问施教”,可以更好地把握学情,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次是“我提出的问题,请同伴解决”作业,结果发现,每一个学生提给自己同伴的问题都相当有难度,但同伴的回答也相当有水平。批阅那些精彩的作业,心中无限感慨:不是学生不能,而是学生是否有机会。

  教师要解放思想,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教师要不盲从于现存的标准答案,教学中要层层设疑,重视原理、规律的推导,并进行求异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另外,课堂上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激励为主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提问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可能一一解决,这正是现代教育的另一种新现象:不是教学生“没问题”,而是教学生“有问题”。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