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课改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时间:2014-09-10 10:24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谢新琼 点击:
  摘要:为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时代精神的新课程体系,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新型人才,我国教育部门实施了从基础教育课程到高等学府理念的课改。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许多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方式、考试方式、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校本课程开发等一系列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变革。课改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但同时也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因为教育理念的更新在很大程度上会给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带来有力的冲击。
 
  关键词:课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知识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走向学生,将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更是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共同探求新知,而在这一背景下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创新型的科学知识能够直接推动技术的创新,其作为技术创新的平台,为之提供了动力。正是创新实现了科技进步,教育论文使我国的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各项事业有了历史性的飞跃。因此,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1]
 
  2.创新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内驱力
 
  人类社会的任何发展和经济增长都是变革和创新的结果,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创新,就无法发展和壮大,只能停滞不前,甚至走向落后和衰亡。一个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民族,而创新技术使人类科学地认识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文明,从而推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
 
  3.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增长前提
 
  知识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知识经济受到各国的重视,知识获取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人的智力因素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关联因素,通过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国家的知识资源,能够缓解我国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局面,快速融入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
 
  4.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义
 
  首先,我国的现状是人才缺乏,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队伍亟待加强,只有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科技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新世纪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才能快速推进;其次,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要坚持经济、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等元素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要培养一大批具有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能力的青年才俊;最后,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多媒体产业发展迅速,为了满足社会和科技需要,必须加强教育,培养更多高科技创新人才,同时还要控制人才外流,积极争取人才回归,稳定国内优秀人才。[2]
 
  5.培养创新人才是客观要求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的接班人必须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适应社会的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除了重视学生对必要知识的积累,更加强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以及创新品格的锻炼;创新的主旨是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在教育模式上不单单是知识的灌输,而更注重启发,寻求和探索;评估创新人才的标准不能只凭成绩的好坏,而是要看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尤其是要注重其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学相长
 
  教育的初衷是传道授业解惑,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使得学生非常被动。而新课改追求的是教学相长,即师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交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就是把学习的活动定位于与书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的过程,从而在实践上超越了“教师中心论”,使学生学得生动、主动、活泼,而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2.专业结构必须与产业结构相对接
 
  所有教育事业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有立足社会、有一技之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人才培养的创新同样需要从模式入手,教育机构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参照行业发展状况来设置主体专业,主动适应市场,培养专业人才。
 
  3.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制度创新,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养成教育的推行。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思想规范教育,而创新人才培训模式可以借助教学、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4.结合实践,自主学习
 
  实践课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大胆创意,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实践部分占据比重非常小,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淡化了实践这一理念。而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检验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也能加深记忆,修正错误,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有创意的根本来源都是真实的生活,因此,实践应当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5.集体培训,互帮互助
 
  集体培训具有针对性强、连续性好等特点,每个参与者作为一个单个主体在培训中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任务。对于技能熟练的成员来说,培训能够使其得到巩固和温习,而对于新成员来说,完整的课题训练能够检验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及时发现不足。[3]
 
  三、结论
 
  课改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来构建,要通过各个教育环节进行综合改革,完善人才的选拔机制和培养模式,通过制度保障推动创新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务必加强创新教育实践和教学质量监控,以创新型教师为前提,带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并对监督反馈信息进行管理,充分发挥教学反馈信息在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这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另外,还要注意各种激励手段的综合运用,对在创新教育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师生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参考文献:
 
  [1]何小溪,仲伟峰,周威.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黑龙江教育,2014,(1):75-76.
 
  [2]郗婷婷,丁波,王黎,司安琪.在研究型教学环境中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林区教学,2013(9):15-16.
 
  [3]琚小明,张罕仑,张炜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4(2):10-1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