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例谈中国古代目录学兴起与发展

时间:2014-08-29 11:12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杨昕 点击:
  [摘 要] 目录学是历史研究需要掌握的四把钥匙之一,有助于我们了解各个历史时期文献的著述、收藏、流传等情况,是学术领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录学也成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活动的线索和桥梁。本文将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为线索对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兴起与发展流变作一阐述。 
 
  [关键词] 目录学;《七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 
 
  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都清楚研究中国历史要掌握的四把钥匙:年代学、职官制度、历史地理学、目录学。由此可见目录学所占的重要地位。目录有助于我们了解各个历史时期文献的著述、收藏、流传等情况,是学术领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录学的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产生、兴起、发展直至当代目录学,发表文章一直以来都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这也可以说是目录学重要功能的体现,即目录学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活动的线索和桥梁。本文将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为代表对目录学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一些阐述。 
 
  一、中国古代目录学体系的形成 
 
  汉代刘向、刘歆父子通过《别录》和《七略》建立起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目录学体系,开创了古代的目录学。《隋书·经籍志·簿录篇》序云:“孔子删书,别为之序,各陈作者所由。韩、毛二诗,亦皆相类。汉时刘向《别录》、刘歆《七略》,剖析条流,各有其部,推寻事迹,疑则古之制也。自是之后,不能辨其流别,但记书名而已。博览之士,疾其浑漫,故王俭作《七志》,阮孝绪作《七录》,并皆别行。大体虽准向、歆,而远不逮矣……”这段话实际是在追溯古代目录学的渊源及发展流变的情况,作者认为刘向《别录》、刘歆《七略》是目录学的“古之制”,这和后世学者的看法也是一致的。《别录》成为综合性群书的开创之作,《七略》则是比较正规的综合性群书目录。可以说《七略》把我国古代的分类思想具体运用到分类图书上,使西汉末年以前的重要典籍得到比较系统的注入。 
 
  二、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时期伴随着中国图书分类的新阶段。从西晋开始,中国图书分类便进入了新的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社会的变动必然引起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想的变化。因此,这一时期私家修史之风很盛,史书数量剧增,史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社会动荡,但历代都有搜求典籍,编制目录之举:魏秘书郎郑默撰写《中经》,晋秘书监荀勛根据《中经》撰《中经新簿》,将典籍分为甲、乙、丙、丁四部,次序是经、子、史、集。东晋王充撰《晋元帝四部书目》,将乙、丙次序互换,确立了以后经、史、子、集的四部顺序。直到唐初魏征主修《隋书·经籍志》,以经、史、子、集为类目名称,结束了魏晋以来由于学术的变化引起的不同分类法的互竞、并立的局面,图书分类领域由此开始了以四部分类法为正统的新阶段。唐以后的历代官修目录和大部分私家目录都基本上采用四部分类法。清乾隆年间撰《四库全书总目》,使四部分类法更加完备:经部十类、史部十五类、子部十四类、集部五类,总计44类。因此《四库全书总目》系统地总结了自汉以来的图书分类理论,将四部分类法推向了高峰。 
 
  三、中国古代目录学的流变 
 
  通过上述的介绍,尤其是对《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的了解,可以看出这三部著作成为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三大界碑,下面我们就从著述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来总结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概况。 
 
  1、著述形式 
 
  分类法由六部变为四部。刘歆所著《七略》有《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辑略》是全书的总要,因此《七略》的分类是六大类。《隋书·经籍志》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四库全书总目》将四部分类法推向了高峰。分类法完成了由六部向四部的转变。 
 
  2、著述内容 
 
  分类越来越细致科学。《七略》除去全书总要《辑略》外,共分为六大类三十八小类。《隋书·经籍志》的分类是四大类四十小类。《四库全书总目》共分为四大类四十四小类六十五属。 
 
  著录书籍数量越来越多。根据《七略》编成的《汉书·艺文志》,反映了西汉时期我国的典籍著录情况,共著录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隋书·经籍志》是根据隋代政府藏书目录编成的,反映了隋代以及南北朝时期我国典籍著录情况。著录书籍三千一百二十七部,三万六千七百八卷。《四库全书总目》正式著录典籍的数量是三千四百五十七种,七万九千零七十卷。 
 
  综上所述,我们对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形成与发展有了更深入得了解。可以看到目录学的发展是在吸收前代目录的经验及成果的基础上,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围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一根本目的,改进研究方法,将目录学向前推动。《四库全书总目》褒贬群书的封建等级观念,一方面将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推向了极致,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其他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征等.隋书·经籍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3. 
 
  [2]陈高华、陈智超.中国古代史史料学[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3]安作璋.中国古代史史料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