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如何更有效地建设网络资源日益成为重要而迫切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网络课件设计中存在的人机工程学问题,目的是我们在设计网络课件时应尽量满足学习者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以使学习者学习更舒适、更高效。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Web课件;设计
近年来,随着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如何更有效地建设网络资源日益成为重要而迫切的问题,对于网络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课件的设计,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目前网上运行的课件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操作不便、界面设计不合理等等,那么Web课件的设计应该遵循怎样的思路和方向才能近可能地满足学习者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以使学习者操作更便捷,学习更高效呢?很显然,在当前形势下研究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什么是人机工程学?
1.1概念
人机工程学又称人机工效学(Ergonomics),是一门让技术人性化的科学,一门关于技术和人的协调关系的科学。即如何让技术的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把人作为产品和环境设计的出发点,使其性能、色彩等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从而使人们在工作中更安全、便捷和舒适,工作效率更高。其研究方法和评价手段涉及心理学、生理学、医学、人体测量学、美学和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
1.2两个熟悉的例子
牙刷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通不过的用品,而它的设计中反映出许多人机工程学问题。我们可能都见过普通宾馆里的一次性牙刷,这些牙刷大都设计得比较简易,杆身很直,使用时手握起来不便用力,手腕的曲度不合适容易造成手腕酸痛;另外,有的牙刷的毛刷过硬,容易损伤牙龈,这些都不能很好地满足人的生理需要。而设计比较好的牙刷则较多地考虑了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牙刷的毛刷软硬适度、材料适当有利于保护牙龈;牙刷的杆身曲度合理且其上有些凸凹槽,使用时便于手腕用力。以上这些考虑是人的生理上的满足,不仅如此,其清晰、淡雅的色彩和杆身的合理曲度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这些是人的心理上的满足。这是一个生活方面的例子,下面让我们看一个人与计算机交互方式演变的例子,看一下它是怎样体现人机工程学问题的。
回顾人与计算机交互方式的演变,从利用穿孔纸带输入计算机程序,到面对终端机上的字符操作界面,再到个人计算机上的图形界面和多媒体,继而是网络和虚拟现实,界面的日益"友好"或者说计算机技术的日益"人性化",其实质也就是人机工程特性的不断提高。具体说来,字符界面对用户的要求是一种回忆加工,用户必须记忆大量的计算机命令才能与计算机进行交互,而图形用户界面对用户的要求则是一种再认加工,用户只要能够再认出菜单、按钮、滚动条的意义就能够与计算机交互,再认加工与回忆加工相比对用户的认知负荷的要求要低的多,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用户的认知负担,这样有利于用户工作更快、更舒适、更高效,不容易有挫折感和疲劳感,更易于自学和探究,学习到更多的能力。让我们再看一下虚拟现实技术是怎样体现"以人为本的"。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来说,虚拟现实技术把人类的空间感、行走等感觉和行为功能纳入到人机交互之中,使得人与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自然和没有障碍。
2Web课件设计中人机工程学问题
从以上人机工程学的概念和例子中,我们能够看出为了让作业中的人工作更高效、更舒适,我们产品的设计应该以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为出发点。那么,Web课件设计主要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才能使学习者操作更便捷、更舒适,学习更高效呢?笔者认为我们在Web课件设计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2.1Web课件的设计应建立在脑科学和教育心理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无论课件的组织(选取的哪些内容,通过规则学习还是示例学习、通过超级链接形成怎样的结构、课件中小单元的容量等)还是界面上色彩的搭配、界面的布局,声音、图象等多媒体的组合等所有的工作都要有科学的理论所依,而不是凭着感觉走,这个道理看起来很简单,但事实上目前网络上运行的很多课件在设计时在这方面考虑的不多,很多工作只是凭着感觉走,结果,要么色彩搭配不合理,就是声音和图象搭配不合理,最终影响学习效果。下面举一个小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
比如说,心理学家Rayner和Pollatsek通过图画知觉过程中的眼动研究表明:人眼对信息区的及时注意是受物体之间差异的大小影响的,人眼总会及时把眼光移动到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物体上,并且画面中不协调的物体比协调的物体注视时间要长。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设计界面时就可以通过或动静或大小或色彩的区别来突出重点内容。然而,由于有些设计者对有关理论了解不多,在设计时只凭着感觉走,把画面设计得很花哨,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没有突出重点内容,一些非重点内容反而牵扯了很多注意力。
总之,课件设计的一切工作都要有据可循,课件的结构、单元的容量、声音和图象的匹配等等要符合大脑和心理的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很显然,如果我们的设计符合人类脑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将会得到大大提高。尽管,目前能够用于教育的脑科学成果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表单,心理的认知规律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但了解脑科学和教育心理科学的有关理论,并把我们的设计工作建立在其上,这应该是课件设计者引以注意的问题。在这一方面,Learning这个网站做得比较好,尤其把脑科学的一些成果用于指导课件的设计,有些知识的学习通过一个问题解决的认知情境来实现,有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2.2Web课件的设计应当具有一定的智能性
2.2.1为了让学习者尤其初学者不在课件的畅游中(尤其在比较复杂的网状结构的课件中)迷航,课件应当具有"帮助"系统,就像Office中的小助手一样,帮助学习者熟悉课件的结构(本知识点与其他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知识点之间的全局关系图),帮助使用课件的交互功能等等。
2.2.2课件中应当有能够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路径的系统,这样学习者一旦中断学习进程,就不必重新开始进入,并且,教师根据学习者与系统的交互问答历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
2.2.3学习者应当可以把自己的学习心得或对课件设计的建议或对其中问题的处理方法提交进课件中。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让学习者提交其想法:
这样知识的学习模式由:
变为:
这样的好处是,首先,加强了教师和学习者彼此之间的沟通,增强了学习的反馈和评价功能,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参与调动学习积极性。其次,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使得课件质量不断改善,而不像以前那样仅仅依靠编制?quot;个人"的力量,最终学习者也从中受益,共享资源,不过此时的专家要加强其管理职责。
当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课件的智能性也会相应地逐步完善,比如,机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判断其认知水平,从而实行因材施教;机器允许学生用自然语言与计算机进行人机对话,并能对带有学生个性特点的问题作出解答,从而具备更好的交互能力等等。
2.3Web课件的设计应当加强人人交互环境的创设。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