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探析

时间:2016-04-16 10:12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徐丽 李立辉 点击: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对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根据当前应用型大学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现状出发,提出采用科研创新与教学实践相融合的模式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并指出教学与科研的融合需要政策和评价机制的创新,才能满足科研的需求和教学的开发,二者“相辅相成”是实现教科融合人才培养的保障。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 教学与科研 融合 

  一、引言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的发展一靠要素资源、二靠科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原有要素优势已经消退,经济的发展从速度向质量转变,科技创新将是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我国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产生强烈的需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如何适应新形势、新常态的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手段,融合高校功能,实现教育与科研有机互动,为社会培养大量一线创新型人才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与实践的问题。 

  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误区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创新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国家创新驱动的第一资源。当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还存在误区,在培养层次上,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是针对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是以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为培养目标,忽视了应用型大学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把成绩排名高等智力因素作为培养的基本要求,而忽略了大量的具有一定的潜能和创新意识的本科学生的需求。在教学手段上,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其教育理念是把学生当成受教育者,是教师授课、灌输的对象。学生的大脑就如同器械,被植入了新的理论“芯片”灌输了无数的专业理论和知识,一旦踏上毕业征途,学生就会发现,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面前,在专业性的工作岗位面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显得是那么的“弱不经风”和无所适从,这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培养模式上,广为宣传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多的体现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提供了真实科研课题进行创新创造的平台,而对于本科生来说体现为到面向企业一线的顶岗实习,训练的是学生的岗位业务能力。 

  为了扭转局面,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科研与教学相融合,在教学中融入科研项目、创新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一条值得探索的发展之路。 

  三、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所说的教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科研领域为背景、以科研问题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向自主性、探索性、研究性转变,以学生为主体,在完成一定的科研项目中走向自我认知和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这个过程中教学占主体地位,科研是实现手段。通过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不但能将科学研究的成熟成果植入到教学研究中,还能全面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探索、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解惑,在解惑中提高,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也是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的主要意义。 

  在应用型本科培养中,遵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比较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和灌输式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力求多方面、多角度,增强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其人才培养规格、特点和定位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将教学与科研进行有机结合,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以经管类专业为例,教师紧密围绕经济社会、企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开展科研立项并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不但能实现教学内容与经济社会有效衔接,还能提高学生探究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师的科研有了企业、专家和学生的参加,不但能获取更多的科研灵感、更多的奇思妙想,还能适时的扩大、加深科研的范围和影响。这种“生师校企”多方共赢的局面,也是教学与科研融合在培养创新型本科人才方面的最大优势。 

  四、科研与教学无法和谐发展的主要现象及原因 

  (一)学校不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制约了教学科研的和谐发展 

  首先,科学研究投入能在短时间之间发挥良好的效益,收获良好的口碑,而教学投入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长时间之后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且在投入期间总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中间夹杂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原因。因此,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的计划过程中,出于利益的驱使,只想尽快提高学术水平的研究,将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都投入到科学研究的层面。其次,学校资源配置失衡。在资源配置方面,学校没有一个全面的安排计划,不但缺乏一套完善的资源开放共享机制,还重复混淆了软硬件设备和其他资源的投入,很多科研设备与数据资料都无法对学生全面开放和使用。最后,学校普遍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与评价机制。学校在评价科技成果的政策引导方面,对于科研创新与教学研究的相互融合,存在着明显的“轻视态度”,从而滋生了重科研经费、重论文、不重视教学研究、科学实验的现象产生。 

  (二)教师对学术价值的理解偏差造成教学科研失衡 

  学者型教师形象是众多高校所一直推崇倡导的,但在这现象背后,确使诸多教师走入了思想误区,将学术与科研等同,把学术的价值理解为单一的知识创新,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在很多程度上,为教师的发展树立了不良的行为模板。 

  首先,思想层次的误区会让教学与科研相互脱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只会单一的讲解课本知识,为学生强行灌输某种思想,师生无法在学术领域架设沟通的桥梁,也无法体验到科研的奥妙精髓。部分学者过于注重刊物发表与论文发表的篇数和等级,而对于将个人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课题如何通过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参与研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投入远远不足。其所研究内容与教学内容是基本不挂钩的,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无法融入到教学内容中,照这样的发展情形,科研创新与教学研究必然无法完成培养新型人才的重任。 

  其次,教学与科研的时间相互对立。教师在承担教务与科研两项任务时,就以目标最大化为出发点决定在教学领域与科研领域所投入的精力与时间。一般情况下,两院院士、知名学者和专家教授由于繁忙的科研任务,极少有机会能参与到本科教学之中,在不得已必须要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时,也会以多种理由派研究生代课。而那些承担大量本科教学工作量的教师,由于繁重的工作任务,教学时间挤占了科研时间,科研成果和项目少,无法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效融合。 

  最后,科学研究成果有利于教师提高社会地位和教师福利。因此,有人便认为科研是硬指标,教学是软任务,优异的科研成果可以令教师产生巨大的优越感,而教学教育的再出色,也会因为缺乏特别的突出贡献,而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很多学校将科研成果视为教师晋升、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的关键要素,那么教师会更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科学研究的领域,这样一来,必然会弱化了教学,加深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距离。 

  五、发展教科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对策建议 

  (一)推进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思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谓研究型教学,就是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研究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突出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在创新型人才中的培养;而研究性教学的目标;则是指全面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等素质培养,在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强调教与学、教学与研究的紧密关系,鼓励学生以批判、质疑的态度来进行学习与研究,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发挥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科研有利于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然而高校青年教师绝大部分是刚刚毕业的研究生,他们虽然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但缺乏对课程体系的准确把握能力,不能敏锐的洞察出,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首先,部分青年教师必须要经过千锤百炼,构建广阔的知识体系,全面了解专业科研知识,学习授课技巧,才能在更高层领域教书育人。要全面发挥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必须要大力推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形成紧密而独立的教学实践队伍与科学研究团队,充分发挥科学研究成果和科研项目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积极作用。 

  其次,科学研究成果与科学研究项目可适当的引入到高校教材之中,走进课堂,不但能适时更新教学内容,还能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官,加深学生对科研项目的了解程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创新之根本,为了拓展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加强学生毕业设计选题与科研课题结合,学校各类科研实验室,以及各种科研仪器与设备,必须要向广大学生进行全面开放,并设立专项的独立经费,开设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建立和完善教学科研协调发展机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障 

  构建科学的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机制,就是要协调教师在教学科研时间和精力的矛盾,防止教学科研脱节,坚持教学科研并重,建立教学科研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让教学与科研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有机的统一。 

  首先,完善管理体制,促进教学科研的有机融合。在制度政策上,校方必须要坚持,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上课堂,促进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在科研成果表彰大会上,设立各类优秀奖和科研成就奖、以及教材出版基金、人才培养基金等多项奖励;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学术休假制度,充分缓和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建立教学与科研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教学与科研评价一体化。这套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涉及到科研与教学这两方面的涵括、相互影响的因素,在功能上要有助于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评价教学质量高低的指标中引入学术活动要素,如任课教师对该课程中有关热点问题的介绍和研究动态跟踪情况,教师是否有相关的研究成果等;在评价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引入教学性因素,如研究方向与所任课程的关联性、科研选题与教学的结合性等。通过考评指标的调整,引导教师自觉地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但能另二者相辅相成,产生交相呼应的火花,还能从中深化科学研究的成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新的领域中,不断强化自身实力,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多面型综合素质人才,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这也就是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互结合的优势所在,它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演讲式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科研的领域出发,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徐守坤,汪英姿,闫玉宝,李宁,游静.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计算机教育.2014(18). 

  [2]郭广生,齐再前,白守礼.构建科学合理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J].中国高教研究.2014(12). 

  [3]蒋威,张秋慧,瓮嘉民.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4(02). 

  [4]张会清,任明荣,高学金,严爱军,范青武.专业课教学与科研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创新人才[J].教学研究.2012(05).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