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开始加大了对找矿的投入,使我国的找矿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以某地为例分析了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潜力。
[关键词]锌矿床特征外围找矿潜力分析
[中图分类号]P61[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4)-11-15-1
1该地矿床特征
1.1地层
矿床内出露地层有寒武系石冷水组、高台组、清虚洞组。其中清虚洞组是区内含矿层位,该地层根据岩性特征分为两个岩性段,第二段分为4层,岩性特征如下:第一段(∈1q1)为灰、深灰色薄层条带状结晶灰岩,局部含白云质灰岩,厚12~40m;第二段(∈1q2)根据岩性特征分为4层:第一层(∈1q2-1):上部为灰到深灰色薄-中厚层含泥质白云岩;下部为灰至深灰色薄层泥质白云岩,普遍含炭质及黄铁矿晶体。厚77~94m。第二层(∈1q2-2):灰色厚层含鲕状细晶白云岩,岩石性脆、节理发育、较破碎,局部白云石化发育,闪锌矿分布在白云石脉或团块中,为Ⅰ矿带含矿岩性段,厚35~140m。第三层(∈1q2-3):深灰色中厚层层纹状泥质白云岩,具有层纹状、条带状构造,岩石中普遍见黄铁矿颗粒,厚10~25m。第四层(∈1q2-4):上部为灰色厚层豆状细晶白云岩,普遍含微量炭泥质、黄铁矿,由上至下豆粒逐渐减少,颗粒变细;下部为浅灰、灰色厚层鲕状细晶白云岩,岩石性脆、节理发育、较破碎,白云石化较发育,Ⅱ矿带分布在该岩性段中,厚55~160m。
1.2构造
1.2.1褶皱
该锌矿床由于被燕山期构造运动破坏,难以恢复,但大致可以看出,背斜轴部与早楼断层一致并沿着断层分布,走向55°左右,走向长约16km。该背斜北西侧轴部主要出露清虚洞组地层,南东侧主要出露九门冲组、乌训组、清虚洞组。就该锌矿而言,整体呈现单斜产出,岩层倾向280~355°,倾角10~38°。根据现有工程揭露,矿体在背斜轴部及次级皱曲轴部附近富集,而两翼及向斜构造则逐渐变贫,甚至尖灭。
1.3矿石特征
1.3.1矿石化学成分及组成
矿石化学成分简单,主要有用组分为锌,矿体中含锌2.0~51.07%,平均为5.12%。伴生有益组分主要为镉,矿石中一般含镉0.009~0.20%,平均为0.076%,与闪锌矿密切相关,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铁闪锌矿,次为菱锌矿、方铅矿、异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次为黄铁矿、方解石、重晶石、石英等。
1.3.2矿石结构及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为不等粒镶嵌结构、碎粒结构、交代残余结构、溶蚀交代结构。矿石构造为致密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团块状构造、球粒状构造等。
1.3.3围岩蚀变
围岩主要为鲕状细晶白云岩,其岩石特征与对应的含矿层位相同;围岩蚀变主要为白云石化、黄铁矿化,次为硅化、重晶石化、碎裂化、方解石化。矿床内分布有两个矿带,由下往上编号为Ⅰ、Ⅱ矿带,含矿层位分别为∈1q2-2、∈1q2-4。每个矿化带由若干个矿体组成。Ⅰ矿带:在矿床范围内该矿带呈单斜产出,赋存于∈1q2-2顶部含鲕状细晶白云岩中,距离∈1q2-2顶界6~32m,受层位控制明显。矿带在区内分布稳定,但矿体在矿带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该矿带在矿区以西最为稳定,分布有Ⅰa9、Ⅰa12、Ⅰb4~Ⅰb6、Ⅰb8、Ⅰc1~Ⅰc3共计9个矿体。其中Ⅰb4矿体规模最大,为Ⅰ矿带中主矿体,位于矿区西北部,为一似层透镜状矿体,矿体倾向110°,倾角12°,矿体长300m,宽200m,厚0.31~3.90m,平均厚1.43m,矿体含锌3.25~16.42%,平均为6.62%。Ⅱ矿带:在矿床中呈单斜产出,赋存于∈1q2-4底部鲕状细晶白云岩中,距离∈1q2-4底界10~60m,受层位控制明显。
2矿床成因分析
2.1铅锌同位素特征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