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创意与义乌产业升级关系的复杂性为主线,从创意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创意的个性与社会性、创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创意的民族性与国际性几对关系范畴入手,分析了创意的主客观体条件,提出如何实现义乌产业升级的创意规划和设想。
【关键词】创意;义乌产业升级;复杂性;规划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main lin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relationship of creativity and Yiwu industrial upgrading, chance and inevitability of creative, creativ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creative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the creativity of the national character and international, that the scope of, analyzes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reative planning and ideas how to achieve Yiwu industrial upgrading.
【Key words】Creative;Yiwu industrial upgrading;Complexity;Planning
创意是人类的本质特点。随着人类文化的积淀,创意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创意是个无边界的话题。就创意和地域产业关系来说,创意就处在特定的关系之中,具有了特殊的语境。
设计创意,包括产品外观和内部结构的设计创意以及企业及其产品品牌战略相关的视觉形象创意。
经济学论文我们要研究创意怎样才能形成和拓展,创意怎样才能带动企业升级。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非常复杂。义乌市场处在新的历史关头,义乌产业急需要转型升级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的态势,创意产业是义乌市场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这是本文话题的语境所在。
1 创意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创意具有偶然性。也就是说创意是不确定性的,没有规律可循的,这是创意最大的难处。因为创意具有灵感性,是逻辑的中断,是新思想的产生。到底谁能产生创意,在什么时间和条件下,就什么样的问题产生创意,都是不确定的。甚至创意人自己对创意的产生同样感到新奇。在当今社会,能够从事创意的人是极少数,创意人才是社会的精英,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是必须赢得社会尊重的。
创意具有偶然性,但是同时具有必然性。为什么英国成为工业设计的历史开拓者,德国包豪斯成为工业设计教育的奠基者,美国成为当代工业设计的领导者,意大利、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工业设计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为什么义乌能够成立创意园?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现代产业和商业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推动设计创意的发展。此外还有国家的体制、文化方面的优势也影响创意的发展。我们国家在工业设计方面落后发达国家很多,无论在视觉形象设计方面,中国在品牌和广告策划和创意方面没有自己的长项,还是中国在产品设计和创意方面皆然。历史起步晚是原因之一,其他还有更加深层次的复杂原因。
创意和产业具有互动关系。产业发展不仅仅依靠创意,还依靠产业发展的外部社会条件和内部机制。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德国在制造业方面的发展,美国在现代商业和工业方面的领先是具有许多社会因素的。当代工业和商业发展依赖于从金融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机制。正是这种工商业大发展给创意带来了必然性。美国的可口可乐品牌创意,其产品的广告、商标、包装创意的价值和无形价值之大,令人惊叹,其实它的创意并不乏杂。那种挡不住的感觉的红色调具有如此经久不衰的魅力,是创意者的贡献,还是企业的国际化运作的贡献?与美国相比。国内饮料品牌没有一个能够与可口可乐相比。美国工商业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之高,是我们汪洋兴叹的。这是一种文化,这样一种文化在当代具有绝对优势。与此相比,中国企业的社会化程度是很低的。就拿义乌来说,虽然起名国际小商品城,但是在现代化的商厦中,经营者是一家一户,资金规模很小。如此小的规模经营,很难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缺乏创新理和举措,也很难承受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因此企业自身就缺乏创意的内部机制。
从政府到社会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义乌产业升级的必要性,认识到创意是产业升级的条件。但是我们还必须要认识到,创意不是产业升级的充分条件。产业升级的条件还有很多。如果产业升级的其他条件不具备,仅仅依靠具有偶然性的脆弱的创意是根本不可能带动义乌产业升级的。创意本身还有赖于产业的带动,从西方创意产业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足以说明这一点。西方的平面设计和产品设计为什么这么红火,其实是工业和商业本身的规模助推了设计创意的成果。创意和产业具有复杂的因果关系,推动产业升级是个复杂的社会工程。产业和创意具有联动机制,产业不发展,创意缺乏社会土壤。产业提供了土壤,创意自然会滋生。是谁创意,创意什么,何时何地创意,是偶然的,但是只要产业发展,必定有创意,因为创意的分布具有概率必然性。我们不要把创意看得太简单,以为建了一个创意园,创意产业就兴起了。创意产业的兴起需要一系列的社会条件,需要复杂社会机制,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联动和系统运作,也需要一批创意和管理人才。
2 创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创意是主观心理活动,这种主观心理活动首先依赖于创意者,受到创意者的身份、地位、所处的社会条件的影响,还受到创意者的性格特征、行为模式和心境的制约。我们必须看到,当前社会对创意人才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
当前社会普遍的价值观是更加看重权利和金钱,对文化价值都很淡漠,对浅薄的娱乐倒是有短暂的沉迷。此外由于体制和管理问题,在科研院所和高校这些设计人才比较集中的地方,关系到人们切身利益的职称评定有相当的学术腐败。以课题和论文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其中存在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更不要说社会资源向行政倾斜,这些并没有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此外人才培养和提拔机制还受到资历、年限、职务等因素的影响。而创意才能与上述这些因素没有内在关联,有些创意人才很年轻就崭露头角,但是却很难得到单位应有的重视,和社会普遍的尊重。更加不要说,在经济投机大于投资,利益分配不公的情况下,更加会使得创意人才没有动力和热情去投入创意。创意人才本来就罕见,工业设计创意人才更加罕见,但是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下,没有毅力,没有特殊才能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当然在利益驱动机制下面,也不排除有些创意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会吸引创意人才。但是就义乌目前的情形来看,如上分析这样的利益驱动机制尚没有完全形成。
创意要发挥社会功能,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因为要推动地方产业升级,仅仅靠少数几个设计师,靠少数几个项目是远远不够的。产业和创意本身有联动性,产业的发展必须有战略规划和社会化管理。但是目前义乌的社会机制仍然具有传统农业社会的特征,家族和宗族的关系纽带根深蒂固,小富即安,对土地和家产的热情远远高于创意和创新的热情,管理上的家族化,经营上的小规模化随处可见。即使文化人也存在对权利和财富的依附人格,缺乏创新意识和社会意识,崇尚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拉帮结派,阳奉阴违,口是心非,投机取巧一套行为做派。稍微有点成绩,就要另立山头。所有这些,注定很难形成创意产业所需要的社会化合作,也很难达成创意的战略规划和有效管理。而我们看到发达国家,在品牌和广告战略上的国际化运作水品很高,很多品牌产品在我国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地。
我们要想改变现状,要从根子上做起,首先要形成产业升级的战略规划,并根据这样的规划,制定吸引创意人才的特殊政策,形成有利于创意人才管理和合作的机制,创造适合创意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更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创意教育。我们要认识到目前过度发展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一种腐朽、寄生的文化,投机经济也是败坏民族的。只有创新才能把民族带向振兴。要创造公平的社会机制,要对全社会进行人格重塑,培育创意文化的社会土壤。
3 创意的民族性与国际性
创意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在当代创意首先具有民族性,同时也具有国际性。不要说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美国的可口可乐、快餐业就占据世界很大的市场,日本的工业电子产品也具有强势,即使韩国这样的小国,其三星电器也是国际大品牌。他们都有自己的品牌战略,品牌战略关系到工业设计的视觉设计和产品设计。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创意文化相对落后,需要我们迎头赶上。
义乌小商品市场基本上达到国际化水准,但是其产业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上面已经有所分析,其运作模式也存在内部矛盾。义乌产业升级要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我们要创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并形成规模,要创立一系列国际知名品牌,扩大我们的利润空间,这个只能在创意上做文章。我们还要进军国内市场,为改善民生创造更多价廉物美的产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仅仅抓住创意就可以的,创意是抓不住的,要靠社会机制的运作来带动创意。要根据十八大的精神深化社会改革,要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入手,提高政府的管理职能效益;要建立经济良性运作机制,把经济投机引向投资;要建立金融风险机制,要探索市场更好地运作机制和管理机制,如何把义乌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导向真正的社会化、国际化的经营模式,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对创意的动力机制和条件。
设计创意人才的文化构成是最复杂的,要具有多学科系统化的知识,和多方位的能力,这是其他任何一个专业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对创意人才特殊尊重。对真正的创意人才要破格提拔,给予重用。要为他们提供特殊的条件。要推动义乌产业升级,仅仅靠本地少数人才是不够的,要大力引进,加强培养。此外可以通过社会协作的方式,比如建立创意联盟,其职能更重要的在于进行创意规划,根据规划也可以通过创意招标,吸引国内外创意人才的加盟。
义乌产业升级时不我待,要有非常举措,有效举措。这就是本文的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席跃良,主编.设计构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程能林,主编.工业设计概论[M].机械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3]辛华泉,编.形态构成学[M].中央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