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 [法学论文] 论法律常识 日期:2016-06-02 09:33:51 点击:70 好评:0

    摘 要 公民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是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时代要求。本文论述了法律常识的广泛性、基础性、稳定性、习惯性、法律性基本特征;概括了法律常识的守法底线、概括指引、价值评判特殊功能;阐述了法律常识的重点内容是法律原则;并在此基础上...

  • [法学论文] 我国宪法司法化的主要障碍和未来发展分析 日期:2016-06-02 09:33:29 点击:64 好评:0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的进步,宪法司法化成为法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然而,宪法司法化在我国面临着最高院的司法解释被误解、司法机关没有宪法解释权、片面强调宪法的政治属性以及苏联模式造...

  • [法学论文] 人权与宪法权利的不一致及解决路径 日期:2016-06-02 09:33:05 点击:23 好评:0

    摘 要 本文从宪法和国际法的交叉视野出发主要阐述了国际人权和宪法权利的不一致,同时也从两个不同角度说明了该问题的解决路径,一是国际社会接受国内宪法权利,主要包括三种方式:解释、但书和法律保留;二是国内宪法适应国际人权体系,主要通过下列三种途...

  • [法学论文] 完善宪法人权保护的路径研究 日期:2016-06-02 09:32:41 点击:24 好评:0

    摘 要 宪法是保护人权的重要保障。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宪政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宪法在人权保护方面也应该与时俱进。首先,应该加强女性权益的保障,尤其要加强女性的人权保护;...

  • [法学论文] 情、理、法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价值研究 日期:2016-06-02 09:32:19 点击:14 好评:0

    摘 要 情、理、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色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发挥着愈发厚重和持久的影响力。三者的结合无论是在中国古代还是现代社会都是国家解决社会纠纷的重要方式。在古代,情、理、法一直引导人们在交往中选择行为和权衡得失;即使在今天,西...

  • [法学论文] 儒家思想对韩国刑事法律影响初探 日期:2016-06-02 09:31:57 点击:20 好评:0

    摘 要 儒家思想对韩国历史及社会各方面都存在着深刻的影响。在韩国刑法中,有十几处关于对直系尊亲属犯罪处以较重刑罚的规定,充分体现出儒家孝道思想对韩国刑事法律的影响。现如今,在传统儒家学说与新移植的西方法律概念之间冲突的背景下,关于韩国加重处...

  • [法学论文] 电子商务对国际税法的影响 日期:2016-06-02 09:31:15 点击:13 好评:0

    摘 要 电子商务与国际税法的相关问题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便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而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背景下,电子商务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从而使得电子商务对国际税法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首先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电子商务造成的影响,...

  • [法学论文] 论信用卡伪卡交易中发卡行的民事责任 日期:2016-05-31 13:48:42 点击:27 好评:0

    摘 要 近年来信用卡伪卡交易纠纷呈多发趋势,我国对于伪卡交易纠纷的立法存在不足,司法裁判尺度不一,理论上存在争议。信用卡伪卡交易纠纷的核心法律关系是发卡行和申领人之间的金融服务合同关系,发卡行对申领人负有提供额度内信贷、业务咨询等约定义务和...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特荐期刊
热门论文
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