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从“黄金周”拥堵现象解析我国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

时间:2015-12-07 09:24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王艺清 点击:

  【摘要】本文阐述了“黄金周”的由来及现状,分析了形成假期拥堵的原因,提出了保障劳动者休息权,改善假日拥堵现象的对策。要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合理设计,达到错峰出游之目的;增加假日总量;改变景区经营模式,提高劳动者度假出游质量。

  【关键词】黄金周;休假制度;完善;带薪休假;个性假期

  一、“黄金周”的由来及现状

  1998年,我国市场需求不足,加上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十分低迷。国务院将双休日和国家法定节假日结合形成长假,从而利用假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1]。1999年,国务院颁布新休假办法,将“五一”“十一”“春节”假期延至7天,从此“黄金周”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此后“黄金周”旅游的热浪一年盖过一年,这种以国家假日政策为基础产生、发展起来的“政策经济”展示出了其方兴未艾的发展魅力,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

  2012年,我国首次实行了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的政策,全国顿时挤成“一锅粥”:敦煌骆驼被累死,鼓浪屿被踩沉以及华山游客被捅事件,这些新闻都成为各大网站和微博中最热门的话题。今年的拥堵情况比往年更为严重,北京杜家坎收费站六公里汽车长龙、九寨沟的大规模游客滞留事件、杭州西湖景区游客严重超载。数亿人苦苦期待的休闲假日变成了“黄金苦旅”。

  二、“黄金周”形成拥堵问题的原因

  1、带薪休假制度尚未真正落实,统一休假机会宝贵

  我国虽有带薪休假制度,但带薪休假还不是人人都能享受的真实权利,在很多地方,劳动者的休息权被漠视甚至被变相剥夺,比如用加班时间来衡量一个员工忠诚度,从而影响员工的业绩和升迁[2]。员工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和工作环境的考虑,只好无奈默认加班的合理性,在“主观上”放弃带薪休假。而“黄金周”作为法定节假日,是我们可预期的一个稳定的休假日,大多数人只有在“黄金周”里才能真正拥有休息权利。

  2、集体休假,人为添堵

  我国多数人的假期只有双休日、小长假、“黄金周”。休假方式比较单一,每当遇到休假,各地政府整齐划一的制定假期,13亿人统一通过挪假调休方式休假。上班族和非上班族集体休息,这等于人为给“黄金周”添堵。旅游、交通、等有关部门再怎样完善服务机制也很难避免拥堵的发生。

  3、只有“黄金周”长假能满足老百姓休闲娱乐的愿望

  老百姓们不可能不知道“黄金周”的堵和挤。可为什么还要自讨苦吃?假如一个黑龙江人想要欣赏云南秀美的风光,一个广东人想要感受敦煌灿烂的文明,在双休日和元旦、劳动节、清明节三天小长假里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只能在“黄金周”实现。可见这种看似盲目的行为,实则是大家无可奈何的选择。

  三、保障劳动者休息权,改善假日拥堵现象的对策

  自从“五一”黄金周取消之后,每年“十一”黄金周出游的人数都在大量增长,这说明了一点,中国劳动者的休假机会稀缺,劳动者的休息权得不到保障。正因为平时没有这么好的休假机会,大家才会在统一休假时间一哄而上“花钱买罪受”。尽管人们有诸多的抱怨和不满意,但还是特别需要这个假日。怎样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让大家能有一个真正能够释放压力、享受生活的美好假期?关键是疏导和解决好假日里出现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法。

  1、尊重劳动者休息权,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带薪休假[3]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2008年实施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均有明确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依工龄长短每年可享受5—15天的带薪年休假。因此,用人单位应当重视员工的休假权,并让“休假权”落到实处。而不是把加班加点变成潜规则,以饭碗不保等手段“威胁”员工,变相剥夺劳动者权利。

  《劳动法》虽然规定了带薪休假的方法,但还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来维护劳动者权益。我们认为带薪休假不仅应写入劳动法,并且还应增加约束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条款。有了法律支持,不仅劳动者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单位更是不敢不执行。

  另外,有人提出应该以带薪休假代替“黄金周”拼假,我们认为带薪休假跟“黄金周”不能混为一谈。不管有没有“黄金周”,带薪休假都应该正常进行,“黄金周”的存废不能以带薪休假为前提。

  只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人们选择假期出游的时间和方式便更加自由、灵活、多元化。人流自然会在时间和空间的枝枝叉叉里消耗转移,缓解“黄金周”集中出行的尴尬。

  2、合理设计,达到错峰出游目的

  (1)改变统一挪假做法。休假的目的就是为了劳动者能够劳逸结合,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投入工作。现行的假日挪假方式,未免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广大劳动者的感受[4]。为了拼凑长假,动辄连续7、8天上班,老百姓休假的福利变成连续工作的负担。这与劳动法中的规定相违背,《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为了保证经济效应的同时又能兼顾居民感受,我们认为法定节假日放假的具体时间不一定安排到当日,可以通过提前或顺延的方式与周末一起连休,摆脱挪假的压力。本月11日新出台的“2014年放假时间安排”在挪假这方面的调整就是一种进步的体现。

  (2)划片休假。在总休假天数一定的情况下,根据地方自然气候、旅游景观、风土人情的差异,除了两个“黄金周”之外,各地政府自行划定最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长假。分时分地休假无疑又是一种分散人流的好方法。

  (3)个性假期。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劳动休息权,拥有拼假权力。即在休假总天数一定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是否休假,怎么休,休多久。比如暂且不休法定节假日及周末,把这些假期攒起来,等到需要休假的时候再慢慢享受。有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假日,谁还非要在“黄金周”出游不可呢?

  3、增加假日总量

  我国现在假期共有115天,去除双休日104天之后发现: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劳动节都是1天假期,“十一”、春节各3天假期,节假日总数只有11天。有专家分析,今年我国第一次出现第三产业的GDP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标志着中国的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已经到了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时代。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法定公共假日偏少,到了必须增加假期的时候了[5]。

  给假期扩容是解决“黄金周”拥堵问题的一个“疏”的好办法。比如将春节延长到元宵节,或者增加除夕节和重阳节,也可以恢复“五一”长假,这样既有利于继承和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又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保障了劳动者的休息权,也是为人们被压抑的旅游需求增加了释放的出口。

  4、改变景区经营模式,提高劳动者度假旅游质量

  在“黄金周”期间,很多景区管理者在利益面前将景区生态环境问题和游客的出游感受远远抛在脑后[6]。国家应对景区统一管理并设置官方订票网站,统计各景点尤其是著名景点的最佳客容量,从门票总量上严格控制禁止景区超载,同时大力宣传新开发和不知名的景区,分担热点景区的压力。老百姓可以随时随地登陆网站购票。这样不仅避免了拥挤的情况发生,也有利于景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的假日质量。

  四、结论

  我们都渴望舒适轻松的假期,本文针对“黄金周”的现状提出一些对策,目的在于改善中国假日目前不合理的方面,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利,让大家都能有一个真正能够释放压力、享受生活的完美假期。总之,怎样安排假期,这几年人们议论的都很多了,但是如何更全面的保证劳动者的权益得从更高的层面来解决其中的问题,还应该有更多的专家、百姓从不同角度展开讨论,政府有关部门应集思广益,多方协调,以解决围绕休假而带来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曹琤.我国发展休闲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经济,2004(11).

  [2]张鹏.法律早已规定带薪休假制度[J].当代法学,2000(06).

  [3]孙立如.职工年休假政策解答[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9(03).

  [4]张华.法定假日调整改变了什么[J].科学之友(A版),2008(02).

  [5]邱玥.中国人怎样设计自己的假期.光明日报,2013.10.31.

  [6]李庶民.假日安排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N].金融时报,2013-10-26(00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