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坚守与创新(2)
每当春节来临,总有一些工作在一线的外地人无法回家与家人团聚,其中有建筑工人也有服务人员,用书信方式向远在家乡的亲人送祝福、报平安便十分必要。“一封家书”专栏讲述的就是这些普通人的温情故事。“幸福绽放”专题则将普通劳动者的幸福感言和幸福笑脸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播出,有效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影响力。
总之,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贴近实际,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是民生新闻始终要坚持的特色。
多媒体互动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其在传播方面的优势越发显现,但不可否认,传统媒体在采集、报道、核实、分析等内容生产方式上的优势仍很明显。如今,网络数字技术已经改变原有的传播形态,互联网技术也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应用景观。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媒体要从单一媒体转变为多元媒体,将电视内容的传播路径扩展到网络、微博、微信、手机上等,与新媒体融合以便达到更广泛的传播效果。
为提升节目传播力和影响力,近年来,《特别关注》在新媒体融合方面做了积极努力的尝试,在新闻报道上力求与新媒体联动。“一辨真伪”专栏与北京市互联网办公室合作,联合首都互联网协会,千龙网、腾讯、搜狐、新浪加盟,共同搭建辟谣平台,对谣言进行一辨真伪。当网络谣言出现,《特别关注》栏目记者进行调查采访,实验印证,找专家、权威机构论证,最后得出正确答案以正视听。节目播出前在网络、微博、微信上进行预告,并邀请网民参与互动,提供线索发表看法。节目播出后,“大数据时代”的统计数字一目了然:多少网民、观众关注了节目;发表了什么看法提了哪些建议;对哪些问题提出质疑;提出了哪些新的疑问需要辨别等等。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联动,报道和传播方式的多维度全方位,使传统意义上的观众人群扩展到网民,进而提高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014年8月在《特别关注》栏目中播出的“寻找老街坊”,便是利用新媒体互动的成功案例。7月28日“寻找老街坊”活动的新闻一经播出,栏目新闻热线、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就收到观众发来的信息,询问如何报名参与。百度贴吧上也有网友自发开设的专栏、聊吧,将寻找老街坊的话题扩展开来,有网友说:以前住胡同,经常和发小儿一起摔跤,那时各家都没有电视,这就是茶余饭后的乐呵事儿……,还有网友说:每年春节他们都和过去的老街坊聚一下,感觉特别温暖,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叔叔大爷叫得特别亲切……,现在不在一起住了,想寻找儿时的发小、老街坊。于是,按照网络上提供的线索,以及观众打来的热线电话,“寻找老街坊”系列报道温情出炉,线上线下全互动,一篇篇报道把多年不联系的老街坊凑在一起,相聚时的激动、兴奋,点燃了民生新闻的激情和活力,朴实、情感真挚“接地气”,成为节目的亮点和收视高点,引发人们对和谐生活的深切向往,也让我们看到民生新闻的希望。尽管“寻找老街坊”的报道已告一段落,但栏目组还将研发与此活动相关的网站和手机应用软件,为寻找活动搭建长期的网络平台,方便更多人群参与,同时,还会将寻找范围扩大到老同学、老战友、老同事。通过寻找活动编织一张有真挚情感基础,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撑的人际网络,更加生动地表达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今年,《特别关注》栏目将进行“寻找……”系列的第二季报道。
民生新闻要想获得更大发展空间,需进一步扩展民生新闻的题材范围,使民生新闻得以多视角、多层次的展现,进而获得更多受众的认可。
构建“微”直播
北京电视台各档新闻节目在演播室节目直播过程中,都会运用先进的传输手段,时时“移植”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进入演播室,插入直播信号对事件进行直播。APEC会议、南水北调、中国梦、地铁新线开通和票价调整、2014—2015申冬奥会跨年大直播等重大题材,都进行了时时直播报道。随着大量直播报道的实践,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直播报道手段不断丰富。直播中除了运用SNG对播、4G连线、演播室访谈等常规传播手段外,还时常采用新闻频道和新媒体微电视同步直播的方式,打通电视、手机、PC端三屏。在微信电视平台扩大、技术升级之后,在电视直播中,以电视端作为入口,利用微电视作为互动环节的重要平台,创新性地打通了BRTN网站和微信的内容通道,建立手机端和PC端同步可以参与直播“边看边聊”的互动样式,使观众无论通过何种媒介,都能接收实时资讯,并能够顺畅且便利地参与直播互动,实现电视、PC和移动端内容的互通。2014年12月28日,北京地铁四条轨道交通新线开通试运营,恰巧也是新票价开始实行,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组织策划了大型直播《开向2015的地铁》节目,运用上述全新直播手段出色地完成了直播报道。公共交通是涉及民生的重要问题,受关注程度非常高,《特别关注》便在节目开播的头段、中段两次插播前方信号,进行前后共15分钟的现场直播,同时,通过在微电视开辟“话题广场”板块,设置“地铁新线路开通,时间都省去哪儿了?”“地铁调价,怎么坐地铁会省钱?”等互动讨论话题,针对性地引导观众参与讨论,直接反馈到电视直播节目中,使节目更加丰富,更接地气。
在新媒体日渐主流化的今天,其技术对受众需求的催化作用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新媒体技术在电视新闻直播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而“微”直播体系的建立,为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直播增色添彩。2015年1月9日,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东城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下,共同完成了对公众人物房祖名吸毒案庭审现场的直播报道,这一刑事案件吸引港澳台媒体,引起全国媒体对明星吸毒、藏毒、容留的关注,作为主流媒体,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借助自身资源优势,最终成为直播此次新闻事件的唯一媒体。除在新闻频道直播外,在各档新闻节目中均插入现场直播,仅当天在《特别关注》中,就进行了3次对播报道庭审过程,也成为《特别关注》当天节目的收视高点。2月28日,尹相杰吸毒案的庭审也采用微直播手段进行直播。从押解车辆进入法院到庭审最终宣判,全程报道尹相杰庭审全过程,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电视观众。
2015年,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将逐步建立起“微”直播报道体系,针对如庭审、搜寻、援救、火灾等观众关心和具有收视率价值的新闻事件进行不间断地连续直播报道,形成“不单独开辟时间段、不动用大量人员与设备、不投入大量资金”的小型“微”直播报道,让更多的突发性新闻事件、新闻价值高的新闻事件通过新闻频道的播出平台和各档新闻栏目的窗口第一时间传递给电视观众,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优势。
综上所述,唱衰电视、唱衰民生新闻都不可取。北京电视台通过关注“大民生”,关注百姓生活,利用媒体融合,全媒体全方位打造民生新闻,实现了民生新闻的飞跃,让新闻人及受众看到:民生新闻,方兴未艾。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