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散文专业化的阅读鸿沟?

时间:2015-06-11 13:31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fabiaoba 点击:
发表吧小编回答: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之所以成为文学作品,是因为和读者发生了定向互动,读者通过阅读将自己的感受与文学文本融和在一起,文学文本不在孤立地存在,读者的审美体验促成了文学作品的完整性。“只有实现了欣赏主体的感受和再创造,才能把潜在的、非现实的东西,转化为现实的存在的,文学的审美创造活动才算最后完成。”所以,我们在分析文本对象的语言特色、立意高度乃至文学价值的时候,必然离不开接受主体对文本的解读。
  文学作为话语,必然少不了“沟通”。这种沟通就是建立在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文字转化为抽象精神的互动。历史文化散文的立足点是中华民族浑厚的历史,文章中引用或者引述很多历史故事、典故,以宣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还有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1990年代以来的历史文化散文中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史实典故,比如楚霸王与虞姬的凄美爱情故事《不肯过江东》、《至今思项羽》;儒家的仁爱思想《孔子人类之子》;老庄的无为思想《老子文化婴粟》荆柯刺秦王《怀疑荆辆》;昭君出塞《王昭君为什么嫁匈奴》;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兵与酒》;还有中华民族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瑰宝,青铜器、曾侯乙编钟,有中国历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像曾国藩、李鸿章、朱元璋、谭嗣同等等。对于这些,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会有一种亲近感,更容易解读作者隐藏在文中的对先哲精神的探求。但是更多的历史文化散文中所涉及到的历史是读者并不熟悉的,像汉代的党锢群英们等等。这就需要接受者必须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基础,才能更好地阅读文本,洞察字里行间的隐义。
  文学是一门艺术,作家们正是运用语言建构文本,使其成为审美活动中的客体对象。为了加强、加深审美主体读者的审美感受,作家们大力使用“陌生化”手法,留出足够的空白和未知,吸引并引领审美主体展开联想和想象,挖掘文学文本的深意,这正是1990年代以来历史文化散文的弘扬文化、借古说今的用意。也是这样更加深了文本的理解难度。首先是历史本身就充满了想象,历史事件背后的引申义、历史人物当时当地的所思所想,有太多空白成为作者的切入点。王充间写《青山魂》,捕捉李白的精神,紧扣李白精神的形成和这种精神在诗歌中的体现;朱鸿的《诗人多难》中用了一章回顾了李白文坛快意而仕途坎坷多难;朱以撒《走出长安》写李白决然地走出长安背后的豁达态度,同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历史可以被不同的作者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客观的人、事、物通过作家的主观重构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也增生了情感化的不确定性,历史到文本是一重想象;其次,作家组织语言构成文本时,不论是所见还是所想,都不可能完完全全地表现出来。作家通过大量的修辞手段,利用语言的隐层含义婉转含蓄地表达出来,将作家留下的空白填补完整,既是接受主体的想象,文本到接受主体即是二重想象;最后,就是读者对历史本身也有自己的理解与联想,这同作家想象重合在一起,又形成了第三重想象。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